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0 道试题
1 . 如图是西周早期青铜斧,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器上铸铭文“康侯”(周武王同母弟姬封)。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同姓贵族是西周分封的对象B.青铜斧体现王权与神权的结合
C.汉字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D.礼乐制度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礼记》中有“支子不祭,祭必告于宗子”的规定。然而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鲁国正卿季平子“祷于炀宫”,向鲁炀公祈祷,并立炀公庙。由此可见春秋时期
A.封建等级秩序色彩浓厚B.宗法礼乐制度遭到破坏
C.君主专制遭到极大削弱D.传统祭祀礼仪无人遵守
3 . 《史记·周本纪》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据此可知,西周分封
A.优先考虑血缘宗亲关系B.褒奖创建西周的功臣
C.尊崇远古文明的开拓者D.安抚夏商王室的后裔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考古发现的晚商多处墓葬遗址,虽然其间有时间与空间上的区别,但就其规模而言,可分为大、中、小型三类。大、中型墓葬,多属于商王、王族及诸侯,小型墓葬平面以矩形之土坑竖穴最多,墓主多为低级官吏及庶民。这可用于研究
A.儒家思想的影响B.“礼”的起源C.南北经济的互动D.分封制的实施
2022-06-01更新 | 46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实验中学高三5月考前练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周厉王被逐,宣王未立,周召二公,共和行政,凡十四年;襄公十四年,卫献公出奔,卫人立公孙剽、孙林父、宁殖相之,以听命于诸侯。这反映的政体应该类似于
A.君主制B.贵族制C.民主制D.僣主制
2022-05-31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实战演练冲刺文综历史试题
6 . 秦人在立国之前,从民间到官方,都是多神崇拜的。祭祀对象也“杂”到上自天界的各种神灵,下至自然界的万物鬼怪,以及自身的宗祖。自秦襄公“攻戎救周,始列为诸侯”之后,就把上天视为君主的保护神,开始了隆重的祭祀活动,历世不绝。秦祭祀对象发生变化
A.表明崇尚自然成为主流思潮B.目的是强化君主之权力
C.体现了礼乐制度的神秘色彩D.利于强化血缘宗法关系
7 . 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国君将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西周中期以后,贵族所获采邑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一个大夫的采邑就多达数十个。这一变化反映了
A.疆域范围不断扩展B.等级秩序受到冲击
C.土地私有开始确立D.诸侯权力不断加强
8 . 周宣王十二年,鲁武公携长子姬括与少子姬戏至镐京朝觐周王。宣王仅因偏爱姬戏,便一意孤行扶持姬戏登鲁公君位,是为鲁懿公。懿公九年,姬括之子伯御攻杀懿公自立。这样,鲁国发生了长达20年的公室内乱,材料反映出
A.分封制度走向瓦解B.王室衰微已成大势
C.诸侯争霸战争不断D.宗法制度遭到破坏
9 . 西周有严格的姓氏制度,姓在于“明血缘”、“别婚姻”,实行“同姓不婚”制度;氏在于“标身份”、“别贵贱”,秦统一后,姓氏不再作为贵族身份的标志,一般平民也有自己的姓氏,且姓与氏之间区别逐步消失,合而为一,这一变化表明
A.姓氏制度影响力消失B.贵族与平民社会地位趋向平等
C.宗法制度逐渐地瓦解D.国家统一影响传统的婚姻观念
10 . 西周初年共有两次大分封:一是武王伐纣胜利后,武王主持的分封;一是周公东征平叛后,周公主持的分封。下列西周的封国,由周公主持所封的是
A.鲁国B.燕国C.宋国D.齐国
2022-05-28更新 | 144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2022届高三5月第三次选考科目适应性训练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