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周朝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两者相互补充,需要周王自上而下的“册命”以及臣子自下而上的“委质”(把自己质于所盟之君)来维持,以此解决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史料战国清华简《四告》中也有记载,四方侯伯“效命于周”(诸侯王臣须向周王室献上身家性命)。据此可推知,周制(     
A.蕴含专制主义思想B.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管理
C.缺乏人文主义精神D.平衡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2024-04-0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百河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礼记》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则提出“天命靡(无)常,惟德是辅”,周公曾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这一变化说明周朝的统治(     
A.具有民为邦本的思想B.宣扬君权神授C.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D.依赖尚贤节俭
2024-03-27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北京疏璃河遗址西周墓地中,墓葬分为大、中、小三类,部分大、中型墓袝葬有车马坑。墓葬间没有明确界标,分为6个组群,组群中以大墓为中心,布局有一定规则,很少相互打破。这反映了西周时期(       
A.家族观念约束加强B.宗法制度等级森严
C.儒家礼制约束强化D.族权与政权相统一
2024-01-23更新 | 563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商代青铜器与西周青铜器在功用上变化较大。商代青铜器多为酒器,商代盛行的爵、觚、方彝、角、瓿等酒器,在西周时期基本都消亡了,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器种:如簠(祭祀盛放饭食的方形器具)、钟(打击乐器)等。这一变化可能是源于(     
A.西周对政治秩序的重构B.天道鬼神观念逐渐瓦解
C.粮食生产遭到战争破坏D.商周人文意识渐趋加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对山西省天马曲村西周晋献侯苏之墓进行碳十四测年,结果为公元前808±8年,而据《史记·晋世家》记载晋献侯苏卒于宣王十六年(公元前812年),这表明(       
A.史学发展推动了碳十四测年的进步B.历史研究必须与考古的发掘相映证
C.学科间密切结合的研究模式可借鉴D.考古发掘对研究历史具有决定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写道:“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捍)城。”周初的这一做法(     
A.有利于维护等级秩序B.容易形成割据混战
C.有利于稳定政治统治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023-05-11更新 | 150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6-2017学年广西柳州铁路一中高二上段考历史文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2010年山西翼城大河口墓地出土的霸伯盂记录了周王使者至霸国行聘的经过,这是目前金文所见最为详细的西周聘礼史料。《礼记·昏义》也记载:“昏礼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金文所记内容更为可信B.霸国属于姬姓诸侯国
C.婚礼程序繁琐注重形式D.宗法观念影响比较大
2023-04-04更新 | 283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西周时期,诸侯朝觐天子时需采用最高等级的玉礼器七寸璧琮作为信物,诸侯之间来往则只需要六寸玉礼器即可。诸侯和别国使者来往时,使者的玉礼器应比国君的爵位降一等。这表明,西周时期(     
A.实行家国同构的管理模式B.统治集团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C.分封制成为宗法制的基础D.重视等级秩序的构建与维护
2023-02-27更新 | 538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梧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到了战国时期,随着诸侯争霸,“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周朝典型的宗法制度逐渐解体,官无世禄,独重嫡长的宗子制逐渐被多子均分的继承制所取代。这表明,宗法制崩溃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失去存在的意义B.宗族内部向心力弱化
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D.中央集权理论的提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据《史记》记载,周族先祖古公亶父欲以少子季历继位,以便再传位给季历之子昌,故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昌正妻生子十人,长子曰伯邑考,次子曰发,但“文王舍伯邑考而以发为太子。及文王崩而发立,是为武王”。这反映出当时(     
A.世袭制开始取代禅让制B.嫡长子继承制度尚未定型
C.皇位更替以贤能为标准D.统治者极力构建神权政治
2023-01-22更新 | 17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