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西周时期,周王以“授民授疆土”的方式改变了夏商时期亲族聚居的政治结构。在打破旧式部族方国血缘界限的基础上,建立起一批周人统治,各族混居的新型国家。这表明西周时期(     
A.宗法血缘观念日趋淡化B.贵族统治秩序逐步建立
C.国家组织形态发生改变D.王权逐渐实现高度集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如表为西周王室子弟所须掌握的“六代舞”。由此可知,西周统治者(     
名称时期(据载)所歌颂内容
《云门》黄帝黄帝创制万物、团聚万民之圣德
《咸池》帝尧之仁德
《大韶》帝舜之贤德
《大夏》夏代大禹治水之功绩
《大濩》商代商汤灭夏桀、救护万民之功德
《大武》周代武王伐纣灭商之伟业
A.追求人的全面发展B.以礼乐教化彰显正统
C.深受儒家思想影响D.借助神权以巩固王权
2024-03-08更新 | 245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北京疏璃河遗址西周墓地中,墓葬分为大、中、小三类,部分大、中型墓袝葬有车马坑。墓葬间没有明确界标,分为6个组群,组群中以大墓为中心,布局有一定规则,很少相互打破。这反映了西周时期(       
A.家族观念约束加强B.宗法制度等级森严
C.儒家礼制约束强化D.族权与政权相统一
2024-01-23更新 | 563次组卷 | 7卷引用:重庆市荣昌中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历史试题
4 . 有学者认为西周时期周王能干预诸侯国的内政,下列史料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礼记》记载诸侯国君必须定期朝觐周王
B.《诗经》记载周王派遣官员协助诸侯国君营建都城
C.西周士山盘铭文记载周王命士山向诸侯国征收贡纳
D.西周豆闭簋铭文记载周王命豆闭掌管某诸侯国军事
2023-07-17更新 | 6060次组卷 | 36卷引用:重庆市璧山来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商代青铜器与西周青铜器在功用上变化较大。商代青铜器多为酒器,商代盛行的爵、觚、方彝、角、瓿等酒器,在西周时期基本都消亡了,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器种:如簠(祭祀盛放饭食的方形器具)、钟(打击乐器)等。这一变化可能是源于(     
A.西周对政治秩序的重构B.天道鬼神观念逐渐瓦解
C.粮食生产遭到战争破坏D.商周人文意识渐趋加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周朝《仪礼·丧服》:“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不得祢先君;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不得祖诸侯”。此规定旨在(     
A.构建礼乐文化实现利益调和B.利用分封制度影响权力分配
C.强化等级观念维护统治秩序D.缓和阶级矛盾达到长治久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西周封建着眼于天、地、人,尊“地之义”“民之行”“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以求“藏天下于地方、由地方以见天下”。据此可知,西周封建(     
A.以神权政治为核心B.秉持天下一家的治国理念
C.源于自然风土民情D.强化了宗法制度的重要性
8 . 天命这一名称是由周人提出来的,但它源自上古时期人们对“帝”这一神灵的信仰与崇拜。西周以前,“天命”高高在上,具有绝对权威。西周以后,“天命”逐渐具有“德”的内涵,“德位相配”成为时人共识。这一变化(       
A.反映了儒家思想的社会影响力有所提升
B.表明君权神授观念迎合专制加强的需要
C.有助于为政权转移的合法性创造理论依据
D.折射出德才兼备成为选任人才的主要标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据学者研究,商代“王兼为巫之所事,是王亦巫也”,王之下还有诸多巫官,“卜风雨或卜祭祀征伐田游”。西周后,王不再兼任巫之职,巫官的职能也逐渐被其他世俗官职所取代,只集中在宗教的某一方面。这种变化表明当时(     
A.王权与神权相脱离B.天子不能有效集权
C.人文理性色彩增强D.国家机器运转有序
2023-04-11更新 | 523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学业水平选择性考模拟调研(五)历史试题
10 . 有学者指出:制度本身不是孤立的,制度之间的互动作用远远大于单个制度的叠加。下列选项符合此认识的是(     )
①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②羁縻制猛安谋克制奏折制
③租调制均田制三长制④世官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3-03-31更新 | 455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重庆卷)- 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