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周时期的农业、土地制度及手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公羊传》中记载,西周时期将土地分为三品:“上田一岁一垦,中田二岁一垦,下田三岁一垦。”即“肥沃不能独乐,稻不得独苦,故三年换主(土)易居。”西周土地能够“三年换主易居”得益于(       
A.土地买卖自由B.铁犁牛耕出现C.土地国有制度D.重农抑商政策
2 . 下图是三星堆出土的象形青铜器。学者研究认为,青铜大立人雕像中部象形座腿具有较明显的中原青铜文化特点,但青铜兽首冠人像和青铜兽面具的风格则完全迥异于中原青铜文化,更具有印度文明的因素。这折射出三星堆文明( )
        
   青铜大立人像台座                           青铜兽首冠人像                                 青铜兽面具
A.是东西方交流的结果B.具有开放包容的特征
C.发展程度领先于世界D.奠定华夏文明的基础
3 .


克盉、克委说明:出土于北京琉璃河的西周青铜器。两件青铜器都内铸铭文,款式有差异,但内容完全相同。铭文大意是:周王为表彰召公的功绩,封其子克为燕侯,管理燕地的部族。燕侯制作了盉、盎来纪念这一事件。

②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日鲁;封召公爽(shi)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

——司马迁《史记》

(1)分别指出①②的史料类型。依据所学,说明两则史料在研究西周历史中的价值。

从制度的角度观察,隋唐大一统的基础是南北朝的制度遗产。各项制度的渊源虽然不同,但隋唐王朝的基本态度是予以继承而非否定。除了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①科举制之外,②三省六部制、州县制、府兵制、均田制、③租调制等,均得到较好的承袭与实行。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施政精神是对既有制度予以严格实行,而非轻易推行制度改易。

——摘编自李磊《试析南北朝至隋唐历史阶段的连续性》


(2)依据材料和所学,从①②③中任选一种制度,简述其在隋唐时期的发展及历史作用。
4 . 井田制延续了古代村社中定期分配份地的制度。《春秋公羊传》何休注载:井田制实行“三年一换土易居,财均力平”。山东临沂银雀山出土竹简《田法》也有类似记述:“三年一更赋田(更换授与的田亩)。”这一做法(     
A.旨在消除贫富分化B.体现了土地的国有属性
C.反映了私田的兴起D.表明社会运作依循法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是城址考古中发现的先秦时期手工业遗存情况统计(部分)。据此可知,先秦时期(     
遗址名称手工业遗存概况
偃师二里头夏都遗址有铸铜作坊.绿松石器加工作坊.制骨作坊、陶窑作坊以及多处石器加工点等
安阳殷墟遗址有多处铸铜.制骨、制陶.玉石器加工等手工业作坊遗址
西安西周丰镐遗址有制骨作坊.制陶作坊遗址以及与铸铜有关的遗物
临淄齐故城遗址发现青铜冶铸遗址6处、铸钱作坊遗址5处、铸镜作坊遗址3处、铁工场遗址18处,还有多处制陶和砖瓦烧造遗址
A.官营手工业规模大B.手工业生产多样化
C.市场交易品种丰富D.手工工艺水平高超
7 . 据下图可知,商、西周青铜器铸造的繁荣(       
A.推动了南北农业经济进步B.依赖大规模商业活动开展
C.反映了南北方联系的加强D.缘于统治区域扩大到江南
2022-06-09更新 | 12805次组卷 | 78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交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关于材料中提到的土地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名义上为国家公有B.标志着土地私有制确立
C.土地可以进行买卖D.采取一家一户分散经营
9 . 井田制下,私田是分给村社成员的份地,按制度定期交换,村社成员要随份地变动而迁居,即“三年一换土易居”。这意味着私田
A.土地买卖非常频繁B.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C.以家庭为单位经营D.收获物全部缴纳贵族
2022-05-10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诗经》:“亦服尔耕,十千维耦”反映了
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B.铁器牛耕推广
C.集体劳作的生产方式D.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2022-04-04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关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