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周时期的农业、土地制度及手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诗经》是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中“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反映的是
A.精耕细作技术成熟B.井田制趋于瓦解
C.小农经济发展完善D.土地兼并严重
2021-04-29更新 | 240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4-2015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实验中学高一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2 . 西周册命铭文早期主题相对散漫,涉及历史信息较多。至中晚期,则往往固定为先王受命一先臣用命一天下康宁的格式化叙事模式,史料信息匮乏。这一变化(     
A.反映了历史意识的淡化B.强化了天下一统的观念
C.体现了分封制度的规范D.凸显了强化统治的诉求
2024-05-17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顺德区普通高中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3 . 西周时,据卫孟、卫鼎的铭文记载,共王三年,裘卫用价值八十朋的一块玉璋,租得矩伯的十田。共王五年,裘卫用自己的五田与邦君厉的四田相交换。这反映了西周(     
A.分封制焕发新的生机B.井田制度逐渐走向了崩溃
C.土地私有制正式确立D.宗法秩序进行了较大调整
2023-12-15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学情检测历史试题
4 . 有学者认为,《卫鼎》中记载了西周时期的炬伯用十块田换取裘卫价值八十朋的谨璋(一种玉器)是宗族之间的土地交换行为,不是以土地私有为条件的商品买卖。该观点认为当时的土地制度(     
A.反映了奴隶制井田制趋于瓦解
B.释放了土地私有的活力
C.体现出中国较早进入农耕时代
D.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2022-07-06更新 | 3285次组卷 | 21卷引用:广东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