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周时期的农业、土地制度及手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青铜器1

何尊及其铭文
1963年出土,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其中提到周武王决定建东都于洛邑,即“宅兹中国”,与《尚书》中《洛诰》《召诰》等文献记载互证,为“中国”一词最早文字记载。
青铜器2

史墙盘及其铭文
1976年出土,器内有铭文18行284字,铭文前段颂扬西周文、武、成、康、昭、穆、共(恭)七代周王的功绩,后段记叙微氏家族高祖、烈祖、乙祖、亚祖、文考和做本盘者自身六代的事迹。史墙盘记述的周王政绩与司马迁《史记·周本纪》中内容非常吻合,关于微氏家族发展史部分内容并不曾见于已知文献。

——摘编自张文娟《西周著名青铜器的价值及其意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何尊、史墙盘蕴含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青铜器体现的特点。
2 . 《诗经》是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中“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反映的是
A.精耕细作技术成熟B.井田制趋于瓦解
C.小农经济发展完善D.土地兼并严重
2021-04-29更新 | 240次组卷 | 26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
3 . 有学者认为,《卫鼎》中记载了西周时期的炬伯用十块田换取裘卫价值八十朋的谨璋(一种玉器)是宗族之间的土地交换行为,不是以土地私有为条件的商品买卖。该观点认为当时的土地制度(     
A.反映了奴隶制井田制趋于瓦解
B.释放了土地私有的活力
C.体现出中国较早进入农耕时代
D.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2022-07-06更新 | 3285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北华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每一件青铜礼器都是随着贵族地位而来的权力象征性的徽章与道具。青铜礼器上大量狰狞饿纹饰,为王公贵族附上莫须有的神力,成为王权的守护者……青铜礼器获得这等意义,是因为它们与贵族政治中的祖先崇拜祭仪有关,也因为它们是控制了大规模的技术与政治机构的人才能获得的珍贵物品。说到底,青铜器只与地位高贵的人相联合。

——摘编自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

材料二   到了商代,青铜冶炼技术已成熟……人们可以从出土的大量精美的先秦青铜器上看到当时青铜冶炼技术所答的高超境界。商周时期还总结出一定合理性的青铜合金配比规律,即按照青铜器的不同用途,配置不同比例的青铜合金。

——摘编自金秋鹏、蒙古《中国古代科技史话》

材料三   甲骨文是中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一种成系统的文字。甲骨卜辞的内容,绝大部分与殷商王室有关。小至殷王的耳鸣、牙疼,大至年成、祭祀、征伐,无不以殷王或王室为中心,其他非卜辞的刻辞也是如此。因此,认定它是殷代王室的档案,是可信的。甲骨卜辞的文句都很短,而西周出现了上百字的铭文,其内容的丰富多彩,及金文又多讲求押韵。西周较长的铭文都比较注意纪时,显然更利于仔细地记述历史事件。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先秦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青铜礼器成为“权力象征性的徽章与道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代和西周的代表性文字,并说明它们的历史价值。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西周时,据卫盉、卫鼎的铭文记载,共王三年,裘卫用价值八十朋的一块玉璋,租得矩伯的十田。共王五年,裘卫用自己的五田与邦君厉的四田相交换。这反映了西周
A.西周井田制已遭破坏B.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分化
C.土地私有制基本确立D.宗法秩序进行了较大调整
2020-10-10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西周中期有一位名叫矩伯的贵族除了用十块田地从贵族裘卫那里换取了一件价值八十朋的瑾璋之外,还用三块田换取了两件价值二十朋的虎形玉器、两件鹿皮披肩和一件蔽膝。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井田制度走向崩溃B.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C.贵族政治已经瓦解D.传统秩序出现了松动
7 . 有学者认为,《诗经》是描写中国古代男女之间互相爱慕、思念的诗作,但从汉到唐政府往往将之政教化,如《关雎》被释为颂“后妃之德”的诗歌。宋代朱熹始视之为男女相悦之辞,但又局限于理学思想,称之为“淫诗”。直到清代,王夫之才正面肯定了其爱情诗的价值。这说明
A.《诗经》不符合中国封建社会的需要
B.《诗经》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文学形式
C.《诗经》是一部反纲常名教的经典作品
D.对《诗经》的解读受制于时代
8 . 据史载,周代实行土地国有制(井田制)。但西周中后期的一些青铜器,如卫益、五礼卫鼎、九年卫鼎等铭文上,却出现了反映贵族间土地买卖、转让等情形。下列对此解释较为合理的是
A.关于周代的历史记载有误
B.西周时期地权逐渐发生转移
C.青铜器的价值有待于考证
D.土地国有只存在于西周前期
9 . 下图为青铜器“卫盉”,是西周时期的文物。器内盖所铸铭文记载了周恭王三年(公元前920 年),裘卫用价值八十朋(货币单位)的玉质礼器和价值二十朋的皮裘礼服换取了矩伯大片耕地。裘卫把这件事情报告了执政大臣,得到了大臣们的认可,还进行了授田仪式。这说明当时的西周

①存在货币交易的现象
②出现土地转让的情况
③小农经济开始形成
④青铜铸造业超过商朝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