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周时期的农业、土地制度及手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小麦原产于西亚。中国关于麦类作物的文字记载,最早发现于商代甲骨文,其中还有专门围绕麦类作物种植和收获举行的祭祀活动。《周礼.天宫.疾医》:“(疾医)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郑玄注:“五谷,麻、黍、稷、麦、豆也。”史料表明,至少在春秋时代,位于北方的东周、晋、鲁、郑、陈等都有了小麦的种植,并出现了以小麦制作酒母的酿酒工艺。汉代小麦在人们主粮中的地位普遍提高,是中国北方农业发展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

——摘编自田成方、周立刚《古代中国北方粮食种植的历史变迁》

材料二   中国历代粮食供求关系一览表

项目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金元清(1800年)
全国耕地面积(亿市亩)2.35.723.856.427.210.710.5
粮食亩产量(市斤)95110120154140/343155/337155/337
总产量(亿市斤)205.39591.4415.8889.821749.452385.882340.97
全国人口(万人)3200600050009000120002000030000

(说明:140/343155/337中的140155指北方亩产量,343337指南方亩产量。)

——摘编自吴宾、党晓虹《论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麦类作物的特点和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粮食产量变化的特点;并简析造成明清粮食产量状况的原因。
2021-12-10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饕餮纹是青铜器上常见的花纹之一-。据考古发现,商代至西周早期的饕餮纹具有神秘威严的狰狞美,而西周中晚期以后,写实性较强的凤鸟纹和简练的环带纹逐渐增多。这一-变化反映
A.青铜器制作水平的提高B.青铜器实用功能增强
C.周人审美标准发生改变D.周代人文精神的发展
3 . 在商代,耒耜是普遍使用的基本农具,主要的耕作方式是“劦(协)田”;到了西周时期则盛行的是“耦耕”,同时实行轮荒休耕制度,粮食的亩产量61.5斤上升到83.1斤左右,这表明当时
A.农作物的产量大大提高B.旧的生产方式退出历史舞台
C.农业生产效率得以提高D.生产工具出现了革命性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