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周时期的农业、土地制度及手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井田制下,村社内的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私田是分给村社成员的份地,按制度定期交换,村社成员要随份地变动而迁居,即“三年一换土易居”。这意味着私田
A.可以进行交易买卖B.收获全部上缴国家
C.属于小农经济范畴D.所有权归国家所有
2020-07-11更新 | 8339次组卷 | 87卷引用:2020年天津卷历史高考试题
2 . 《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2019-01-30更新 | 4804次组卷 | 82卷引用:2014届河南省郑州四十七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8-9高一·广东汕头·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中国的青铜器之多之重要,在世界上是少有的。古书说:“国之大事,在祀在戎。”从下面几幅青铜器皿图片可以看出,当时青铜器主要属于(     
A.农具和酒器B.礼器和兵器C.农具和用具D.兵器和农具
2023-11-27更新 | 183次组卷 | 49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智林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司母戊大方鼎是商王武丁的儿子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亲戊而制。铸造此鼎,采用泥范铸造法,包括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液态金属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当时
A.青铜器已经成为礼制象征B.人工冶铜方法相当普及
C.官营手工业生产规模庞大D.青铜铸造工艺水平高超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甲骨文是发现于河南安阳殷墟的一种刻于龟甲兽骨上古文字,多是当时王室对重要事项的占卜记录。下图是其中某片甲骨文的拓片。不~由右往左读:贞我不其受年。意即:卜问,我们是否有个丰年?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商朝国家机构已非常完善B.五谷在中国种植历史悠久
C.商代统治者重视农耕生产D.书法成为一门自觉的艺术
7 . 《礼记•王制》中有西周“田里不鬻(卖)”的记载。后在恭王三年(前920年)制作的卫禾皿上发现“贮”字,并释意为“贾、价、租典、特殊的土地易手”等。该现象
A.丰富了井田制研究的视角
B.质疑了《礼记•王制》的真伪
C.进一步证实铁犁牛耕的成因
D.证实了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存在
8 . 春秋时期鲁国实行初税亩的目的是
A.增加国家赋税收入B.确立贵族土地私有制
C.增加地主租税收入D.确立国家土地所有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