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王室衰微和“春秋五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下表是春秋时期部分诸侯国兼并的史实,反映了春秋时期(       
诸侯国灭国数目/个说明
42楚灭国之数是较多的,当中包括蔡、息、申等姬姓诸侯国
约20春秋时期,秦集中向西面拓展,兼并犬戎、冀戎等西戎小国
17晋国“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兼并了周围大量小国
约30齐桓公时期兼并了大量位于今山东省境内的诸侯国
A.华夏认同观念逐步形成B.楚国最先成为霸主
C.传统政治秩序走向崩溃D.分封制已完全瓦解
2024-02-25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西周至春秋时期,“公”主要指国君、祖宗,“私”主要指卿大夫,“公”“私”的价值色彩不浓:到战国时期,“公”则主要指国君和朝廷,以及公平、公正之义,“私”则主要指百官和普通民众,以及私心、私欲等。“公”“私”的指向和价值内涵的变化反映了(  )
A.社会经济不断发展B.汉字含义日渐丰富C.君主专制逐渐确立D.宗法分封日趋瓦解
2023-10-05更新 | 267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调研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3 . 晋国在献公以前,贵族主要依靠分封获取土地,分封的标准不是看功劳大小、能力高低,而是看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但到了晋文公时分封的原则变成了“尚贤便能”“论功行赏”。据此可知,晋文公时期(        
A.宗法分封制逐渐瓦解B.选官制度已出现重大变革
C.诸侯权力被大臣架空D.贵族政治被官僚政治取代
4 .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列国“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兵革不休,诈伪并起”。由此可见,当时(     
A.礼乐制度彻底消亡B.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加强
C.分封制度遭到破坏D.中央集权体制受到挑战
2023-06-28更新 | 162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春秋战国几百年间,所谓“先秦游士无宗国”的局面形成,下表内容是史籍中明确记有出生宗国和活动国的著名人物统计情况(部分)。这从侧面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人物

孙武

伍子胥

吴起

公孙(商)鞅

张仪

吕不韦

李斯

宗国

主要活动国

A.户籍制度尚未确立B.贵族政治趋向瓦解
C.诸侯国努力招揽人才D.士阶层队伍日益壮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春秋时期,因贵族之间政治斗争导致的逃离本国远走异乡的“出奔”成为普遍现象。春秋前期出奔者多为王室和公室成员,基本是因为“庶孽之乱”;中期,因卿大夫间的斗争和倾轧导致的出奔骤然剧增;后期,士阶层开始出现在出奔队伍中。这表明(     
A.兼并战争日趋激烈B.等级界限日益模糊
C.社会矛盾不断激化D.权力中心逐渐下移
2023-04-30更新 | 1009次组卷 | 14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调研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7 . 《左传》记载桓公五年:“(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部将)射王中肩。”这一事件反映了(     
A.武王克商B.平王东迁C.王室衰微D.万邦林立
2022-10-11更新 | 91次组卷 | 64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调研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8 . 《周礼》规定,天子五门,诸侯三门。但考古发掘的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宫寝、朝廷遗址则有五门。这说明当时
A.商鞅变法废除了等级制度B.儒家思想观念影响广泛
C.秦国的经济实力最为雄厚D.宗法分封体制受到冲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