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王室衰微和“春秋五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锡命是天子赐予诸侯的荣誉。西周初期,诸侯一律亲赴王朝受命。春秋时,周襄王派使者到晋国给晋惠公颁布锡命,“晋侯不敬,执玉卑,拜不稽首”。这反映出(     
A.周朝中央集权遭到破坏B.分封制的根基瓦解
C.政治权力出现下移趋势D.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春秋末期,鲁昭公在与卿大夫的斗争中失利,逃至国外。掌权的正卿季平子虽然外看齐楚的援助,内有国君般的权力,但是“弗敢宣也,事君如在国”。这反映了此时鲁国(     
A.分封制度已然瓦解B.礼乐制度仍有影响
C.政局受到大国支配D.集权趋势得到强化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3 . 春秋时期外交“是循着由重视道德的作用,而趋向重现实的利益;由崇尚礼、信,而趋向诈伪和计谋的轨迹发展的”。这一变化(     
A.是应对时局的必然选择B.表明外交思想日臻成熟
C.体现了儒法势力的消长D.使列国间利益冲突加剧
4 . 西周时,士大夫在日常交往中态度恭敬、敬语连连。表达意见时,或遵先王遗训,或引经据典,力求做到婉转以达意。春秋时期,士大夫语言已表现出较多的随意性,不注意语态而“多言”,从个人利益出发赋诗言志,进而断章取义。这一变化折射出(     
A.中枢决策机制的调整B.宗法分封秩序的松动
C.诸侯王间矛盾的缓和D.专制集权权威的削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