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华夏族的发展和华夏认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梅山文化”最早可以追溯至远古时期。据《五帝本纪》记载:楚湘地区盛行“驱邪赶鬼”、“收魂收吓”等梅山教习俗,这与东汉道教中“驱邪捉鬼”“算命风水”等义理相互印证。由此可见古代(     

A.梅山文化历史渊源深厚B.文化认同意识已经具备
C.宗教文化的继承与发展D.古代文明神秘色彩浓厚
2 . 据记载,周太王(周文王祖父)的儿子泰伯和仲雍主动把王位继承权让给弟弟季历,带着亲族来到苏南地区,建立勾吴王国。他们“断发文身”,接受当地习俗。当地部族自愿归附。这体现了当时
A.南北文化交往交融B.华夏认同感的增强
C.宗法制度初步确立D.王位世袭制度异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目前所知“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何尊铭文“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或(国),自兹义(治理)民。”《诗经大雅》云:“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惠此京师,以绥四国”。《左传》则多见把“中国”与“四夷”“蛮夷”“戎”对举的记载。据此可知,“中国”观念
A.西周初年开始形成B.加强了中原统治力量
C.产生源于文化认同D.基本内涵得到了拓展
2022-05-27更新 | 1554次组卷 | 2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4 . 史载,司马迁曾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过调查,他根据史籍记载和少数民族的传说构建起了少数民族的历史系统。如《史记·三代世表》称:“蜀王,黄帝后世也,至今在汉西南五千里,常来朝降,输献于汉。”司马迁的观点(     
A.符合中国古代文明史发展事实B.利于促进华夏民族的心理认同
C.推动了中原与边疆的民族交融D.服务于汉武帝政治大一统需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西周晚期师㝨簋铭文记载,周王派师㝨率领齐师和其他武装平息东国淮夷的叛乱并顺利班师。同时期的晋侯苏编钟铭文也记载,周王命令晋侯苏协同自己亲征,参加对东方“夙夷”的作战,晋侯苏因战功多次受赏。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王室权威尚未受到冲击B.客观推动华夏认同的形成
C.铭文记载反映历史全貌D.诸侯的权力义务实现统一
2021-05-10更新 | 388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史籍记载,周王室曾自称为“夏”。周王室东迁后,《左传》载,狄人伐邢。管敬仲言于齐侯曰:“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暖(昵),不可弃也。”此后在《左传》的叙事里,“诸夏”“诸华”及“华夏”概念一再出现。这反映了春秋时期
A.周王权威受到尊崇B.礼乐制度传承光大
C.华夏认同观念形成D.百家争鸣局面萌芽
2021-04-28更新 | 228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7 . 据文献记载,楚地崇拜火神,西周王宛一带崇拜农神;楚地方言称哺乳为“谷”,将老虎叫作“於菟”。春秋战国时期,不少北方的名士将楚人讥嘲为“南蛮鴃舌(讲话像鸟叫般难懂)之人”。这反映出
A.中原文化对周边的渗透加强B.南北文化存在较大差异
C.分封制导致地区间交往停滞D.华夏文明的多元一体性
2021-11-12更新 | 924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九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