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些学者对中国古代史的划分形成如下共识

1)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远古时期~公元前221年);

2)古代中华文明的发展(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3)古代中华文明曲折发展(220年~581年);

4)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581年~907年);

5)古代中华文明的繁荣(960年~1368年);

6)古代中华文明的衰落(1368年~1840年)。

运用中国古代史的史实,对上述中国古代史的阶段划分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中国古代史的阶段划分中一个时期或四个时期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中国古代史的阶段划分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的划分标准,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争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特别是战国时期,天下大乱,不但上无天子,下无方伯,所有一切旧的“纳民于轨物”的东西都失去了约束力。……在参加争鸣的诸子百家中,没有谁不提出一套社会改革方案的。经过百家争鸣,宗教、哲学、政治、伦理学说真正达到了结构化、体系化。几乎所有的哲学家,同时又是杰出的社会政治理论家,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无法逃避他们的时代使命。……百家争鸣,代表着成熟形态的中国文化的源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创世纪!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世纪—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材料二   对古代希腊人来说,人是城邦的动物。城邦个体公民的福祉取决于城邦的兴衰,城邦的兴衰取决于道德的兴衰,道德的兴衰取决于城邦公民灵魂之善恶。因此,希腊人文主义者全部激情的焦点在于对灵魂的塑造、对心灵的关切以及培养人的理性的高贵,以实现理性基础上的个人与自身、个人与城邦、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状态。古典人文主义的初衷是解决雅典城邦危机,但在这一过程中,在对人性的深刻认识基础上,它确立了人之为人的普遍性原则,创立了一种理性精神的美。这种普遍性原则使希腊人文精神不仅属于希腊民族,而且成为了世界性的文化遗产,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而持续。

——黄伊梅《希腊古典人文主义的内涵与特质》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古代的百家争鸣、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古代的百家争鸣、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出现不同特点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在定位包括自己国家领域的地域时,大都会不厌其烦地通过各种形式顼自己的历史与夏商周三朝相关联。楚国则将本国历史往前推,从黄帝之孙颛顼开始,对三代历史则予以消极评价。这一现象反映了
A.“家国一体”观念已初步形成B.各诸侯国对统治正当性的争夺
C.楚文化与中原仍有根本冲突D.百家争鸣存在瓦解共识的危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战国时期,除儒、墨显学之外,还有道、法、阴阳等家,甚至一家之内也不断地分化出小的宗派,如“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各家都期望“以其学易天下”,各国君主对各家也是“兼而礼之”。上述现象反映了(   )
A.学术气氛空前浓厚B.诸子百家相互诘难
C.养士之风极为盛行D.学术适应政治需要
2020-06-15更新 | 253次组卷 | 22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上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        
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
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
2019-01-30更新 | 3181次组卷 | 95卷引用:四川省郫县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社会现象包括
①井田制瓦解
②铁农具和牛耕推广
③新兴地主阶级开始掌握政权
④百家争鸣
⑤争霸战争频繁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