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也在不断的发展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战国时期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的历史背景下,各家学派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这种学术繁荣的局面不仅是空前的,在后世历史中也属罕见。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建元元年,汉武帝广招天下贤士,垂询治国之良策,董仲舒以天人三策得到汉武帝的赏识。董仲舒认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摘编自陈翠芳《试论董仲舒思想对儒学的双重意义》

材料三  自宋初开始,众多儒家学者致力于儒学经典的重新诠释。他们在排斥佛、道的同时,融合佛、道思想,将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就宇宙本原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创成一个以为核心的更加精致完备的新儒学体系。

——王家范、张耕华《大学中国史》

材料四  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明)《明夷待访录》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战国时期“学术繁荣”局面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儒家学者重新解释儒学经典的意图,并指出“理”的获取途径。
(4)根据材料四,概括该作者的思想主张。
2022-10-10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