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孟子、荀子的思想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荀子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舜,不为桀亡。”这说明两人(     
A.思想的共鸣B.政治主张相同C.思想的争论D.阶级立场不同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二)历史试卷
2 . 追求“圣贤”之道是中国人的传统价值取向,法家主张“主待农战而尊”为贤,儒家对圣贤的定义主要包括学识、行政能力与仁义、正直、良心等道德,墨子则以“兼爱、非攻,节用”及具有救民于匮乏和悲惨生活之中的宗教信念与使命作为贤士的标准。这说明先秦思想家(     
A.完成社会秩序重建B.倡导以德治国C.关注社会现实需要D.推行精英治国
2023-11-27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五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联合考试(四)历史试题
3 . 孟子说“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差,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此番言论旨在(     
A.强调运用法律保护私产的必要性B.维护周朝土地国有制度
C.倡导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和谐社会D.反对君主专制统治秩序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春秋战国之际,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关系上的大动荡和大变革。在这个过程中,政治结构上的宗法“礼治”逐渐松弛和瓦解,从而使“士”阶层从宗法制度的羁绊下解放出来,进而为“百家争鸣”的兴起创造了基本的前提条件。

——摘编自周继旨《论先秦的“百家争鸣”与“士”阶层的解放》


(1)图中人物分别是“百家争鸣”中哪一思想流派的代表?并列举其主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背景是什么?
2022-10-27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清镇北大培文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战国末年思想家荀子提出“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的理念,指出:“君者,国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乱,自古及今,未有二隆争重而能长久者”。荀子的这一思想
A.成为秦朝统一的理论基础B.带有天人感应的色彩
C.有助于巩固儒学正统地位D.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
2021-05-28更新 | 852次组卷 | 8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五校2022届高三联考(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