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建立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的国家建造的历史经验,从两个方面“偏离”了“从帝国到民族国家”的“正常”路径:其一,它并没有经历多族群帝国的崩溃、分裂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系列各自独立的民族国家,相反,至20世纪中叶,在中国所出现的是一个就领土格局而言,跟清朝在极盛时期的疆域大体相当的国家;现代中国因此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建立在旧日“帝国”疆域之上的民族国家,具有超大规模的领土与人口。其二,它并没有建立一个西式的体现主权在民原则的代议制民主制度,最终产生的是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具有强大的行政能力。其生命力之强,乃至在建国后近七十年间维持其政党—国家的体制基本不变。这在21世纪的世界诸大国中,同样是独一无二的。

——以上摘编自李怀印《现代中国的形成》等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达清晰)
2023-05-28更新 | 225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3届高三考前调研历史试题
2 . 大江大河

水是生命的源泉,大江大河是文明的摇篮。某历史学习小组开展“大江大河”为主题的自主性学习,步骤如下:


(1)步骤一:通过查询关于大江大河的文献记载,了解相关的地理环境特征。将下列表格中的文献内容与地图所示区域相匹配。(填写对应的数字)
文献内容对应区域
东抵扎格罗斯山,西到叙利亚沙漠,南迄波斯湾北及托罗斯。北部为山地,向南经过草原和平原到南部沼泽性的三角洲。A
从地域上讲,北起喜马拉雅山南麓的萨雷科拉和坚戈,南至滨临阿拉海坎贝尔海湾的坎吉达尔。B
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勃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C
金光熠熠耀泥罗,两岸翠绿尽婆娑。清流荡漾五千里,沙漠绿洲万顷波。公羊甲壳阿姆拉,护佑法老胜利亚。D

步骤二:收集相关的文明成果并适当辨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创造了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文字的是(单选)(     
A.赫梯人B.苏美尔人C.古埃及人D.古印度人
(3)利用大江大河兴修水利工程是地区发展的大事。诗句“岷江遥从天际来,神功凿破古离堆。恩波浩渺连三楚,惠泽膏流润九垓。”赞美的水利工程是(单选)(     
A.大运河B.龙首渠C.都江堰D.郑国渠
(4)国家通过特定的政治制度来实现社会治理。对下列示意图所反映的政治制度解读正确的是(单选)(     
A.君主专制B.等级君主制
C.议会君主制D.君主立宪制
(5)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下列文物能够提供相关历史信息的是(单选)(     
A.B.
C.D.
(6)步骤三:感悟“大江大河”对中华古代文明的影响。

有学者认为“中国是一个独特的江河之乡,这不仅意味着它的土地上有众多的河流,而且意味着其历史受到了这种支配事实的巨大影响”。


简要说明你的理解。
2023-04-13更新 | 128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到公元前247年秦王政即位时,秦对六国已具有压倒优势,统一大局已定。自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秦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相继灭掉六国,大一统的秦帝国终于形成。统一最终由秦国完成,与秦国自身的一些有利因素存在密切关系。秦在七国当中本来是较为落后的国家,但政治改革最为彻底,改措施的执行比较连贯,因而发展出一套比较完各的君主集权体制和高效추的国家机器运转机制与六国相比,秦国发展经济、招揽人才的政策也最见成效。长期与戎、狄为邻,使秦国形成了强悍的民俗,使秦军在战斗カ方面也要高出六国军队一筹。凡此种种,都说明秦国能够完成统一的历史任务,并不是偶然的。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起一个以首都咸阳为中心的幅员辽阔的国家。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筒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国能够完成统一“不是偶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国完成统一的历史意义。
4 . 有史学家在所著人物传记的序言中指出:“不能见林不见树,应再由整体去掌握局部,反过来,亦不能见树不见林,大可经由‘树’去认识 ‘林’。”按照上述理论,下列评价错误的是
A.秦王朝的失败是必然的,其大一统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残酷暴政且压制地方活力
B.孔子从政失败是必然的,他倡导的“礼乐制度”不适合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需要
C.拿破仑的失败是必然的,当时资产阶级尚未强大到足以完全战胜封建势力的程度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失败是必然的,俄国的落后局面需要实行有秩序的退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