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1 道试题
1 . 秦汉时期,由中央的光禄勋、卫尉、中郎将及地方的郡守、都尉等官职人员负责常备军的统帅、训练、管理等日常军务。如遇有战事,则由皇帝任命将军担任主帅或方面军统帅,负责指挥作战,战争结束,回朝复命,交换兵权。这一做法旨在
A.确保皇帝对军队的控制B.避免军事决策失误
C.应对匈奴对边疆的侵扰D.提升军队指挥效能
2022-02-13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元月份联考历史试题
3 . 秦朝时始设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由丞相领衔上奏,最后由皇帝裁决施行。朝议制度的设立
A.确保了秦朝的长治久安B.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C.确保了皇帝的专制独裁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022-01-19更新 | 685次组卷 | 35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秦朝时,九卿以掌管司法律令的廷尉和掌管财政钱货的治粟内史为首,地位最高;而汉代的九卿中,掌管宗庙礼仪的太常(又称奉常)和宫中警卫的光禄勋(又称郎中令)地位最尊。这种设置
A.是汉代政治思想变化的反映B.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的成熟
C.表明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激化D.表明汉代脱离秦制框架束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周公“国西土为方千里,分以百县,县有四郡”(《逸周书·作雒》),县大于郡;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史记》),郡下辖县,郡守与县令,均由皇帝直接任命。这表明秦朝郡县制
A.因袭周代制度B.强化宗法管理C.尚需不断完善D.具备创新特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郡县制的推行有利于巩固秦朝的统一,是因为这一制度
A.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B.提高了政令施行的效率
C.便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提高了政令施行效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秦汉时期,国家如遇到重大事件,通过朝廷集体议事的形式来解决问题。朝议期间,丞相受皇帝委托作为朝廷议事会的领导者主持会议;朝议结束后,讨论结果作为皇帝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这一现象
A.利于保证政令的畅通B.表明皇权受到相权威胁
C.有助于决策的合理化D.推动民主议事流程形成
8 . “秦王朝建立后,为了有效地加强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行,总结战国以来各国的官僚制度,建立起了一套适应封建统一国家需要的中央政府机构。”材料中的“中央政府机构”是指
A.皇帝制度B.三公九卿制C.朝议制度D.丞相制度
9 .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该典故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司马迁讽刺秦二世B.相权严重威胁了皇权
C.宰相制度不合时宜D.秦朝面临灭亡的危险
2021-12-07更新 | 435次组卷 | 57卷引用:陕西省韩城市象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10 . 冯正安在《从开明到专横——秦皇历史演变跟踪》一文中指出,秦王嬴政统一六国战争、权力世袭与禅贤的争议、皇帝之号、郡县制和焚书等国家重大决策要令,均通过智囊团来决定。智囊团是以秦皇为首,包括文臣、武将、百官、博士、客卿等组成。这表明秦朝政治
A.带有一定的民主性B.突出君主的重要性
C.带有商周的传承性D.突出制度的开创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