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司马迁《史记·陈丞相世家》

材料三   即如唐制,中书舍人拟稿……然后再至送皇帝画一“敕”字……然后行达门下省……待门下省主管长官侍中及副长官侍郎接获此项诏书后,即加予复核……诏敕自中书定旨,门下复审手续完成后,即送尚书省执行。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四   有明(明朝)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宰相始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指的是什么政治制度?结束这一制度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宰相制”最早创设于哪一朝代?据材料二,概括宰相的职能。
(3)据材料三,写出唐朝实行的政治制度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制度的运作程序。
(4)有人认为,材料三说明了唐朝时期的中国已经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体制,你同意这一观点吗?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理由。
(5)材料四中“罢宰相”的“高皇帝”是谁?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革的主要趋势。
2019-02-03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
A.由君主专制到君民共治
B.从人治到法治
C.国家管理制度化
D.为民主政治奠基
3 . 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个大变动。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定,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以至累年,乖谬(错误)既多,不亡何待?

——摘自《贞观政要·论政体》

材料三   自古……并不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明会典》卷二《皇明祖训》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朝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
(2)据材料二、三指出唐太宗和明太祖对丞相作用的看法有何不同?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
2018-12-04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辽宁省抚顺县高级中学、第二高级中学、四方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司马迁《史记•陈丞相世家》

材料三   即如唐制,中书舍人拟稿……然后再至送皇帝画一“敕”字……然后行达门下省……待门下省主管长官侍中及副长官侍郎接获此项诏书后,即加予复核……诏敕自中书定旨,门下复审手续完成后,即送尚书省执行。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四   有明(明朝)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宰相始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指的是什么政治制度?结束这一制度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宰相制”最早创设于哪一朝代?据材料二,概括宰相的职能。
(3)据材料三,写出唐朝实行的政治制度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制度的运作程序。
(4)材料四中“罢宰相”的“高皇帝”是谁?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革的主要趋势。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秦始皇废除了分封制,不过,汉皇帝更注重实际且谨慎,他先略微恢复一点分封制,然后将其削弱到微不足道的地步。在开头时,他将封地授给他的儿子们和近亲,不过这些封地的面积比以前周代的封建国家的面积要少,而且被散置在由国家直接治理的行政区之间。后来,到公元前127年时,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能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给其他弟子。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

——《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

材料三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个大变动。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材料一中秦始皇在地方上推行的制度有什么特点?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西汉初年在地方实行了怎样的制度?带来了什么后果?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了这一问题?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指什么?并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

2018-11-08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宰相是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官职,在中国封建社会长期的政治实践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根据相关知识完成:

(1)列举秦朝、汉朝、唐朝、明朝君权与相权的关系的基本史实。

(2)根据君权与相权关系的演进,揭示其历史演变的基本趋势,并指出其影响。

2018-10-22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9月份考试试卷

7 . 古往今来,历届中央政府都重视管理,各个时期所采取的政策有继承也有创新,效果各有千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盐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汉书·诸侯王表·序》

材料三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

——《中国政治制度史》


(1)材料一中图一、图二反映的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汉初和元朝在地方分别实行了什么制度,其影响有何不同?
2018-11-2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集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

——班固《汉书》

材料二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作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三   (宋)开宝五年,太祖诏……宰相。枢密使候(等待)对殿庐,次年六月,又命参知政事升都堂与宰相同议政事,轮流知印押班奏事,以分其权。

——据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四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五军都督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1)我国丞相制度设立于哪一朝代?据材料一,指出丞相的主要职能。

(2)据材料二,指出唐朝中央制度的名称和主要作用。

(3)据材料三,指出宋朝分割相权的举措。据材料四,指出明朝政治制度的主要表现。

(4)据上述材料,概括我们古代政治制度变革的主要趋势。

9 . 在介绍嬴政建立政治制度方面,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说:“至秦有天下,悉内六国礼仪,采择其善,虽不合圣制,其尊君抑臣,朝廷济济,依古以来。”材料主要认为秦朝政治制度
A.强化了君主个人独裁
B.吸收并创新了六国礼仪
C.承继先秦的分封制度
D.顺应了时代的趋势要求

10 . 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古代政治发展的一大特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置诸王,无以填之,请立诸子,惟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诸侯更相攻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适(嫡)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之封,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子弟,以土地侯之,彼从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削矣。”上从之

——【东汉】班固《汉书·武帝本纪》

材料三   北宋初,君臣讨论长治久安之策,太祖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争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如?吾欲息天下之兵,其道何如?”宰相赵普对曰:“非他故也,节镇(节度使和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治之,无他奇巧也,惟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秦统一之初,在国家管理体制上存在着哪两种观点?秦始皇采纳了哪种观点?他的理由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主父偃为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汉武帝采纳其建议是要解决西汉前期在政治上存在的什么问题?结果如何?

(3)根据材料三,赵普认为“帝王易姓,战争不息”的原因是什么?宋太祖是否采纳了赵普的意见?请用史实加以说明。

(4)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与主要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