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晋的兴亡与士族的兴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下表为某一时期几位历史人物的部分信息表。该表折射出的时代特征是(     
姓名曾任官职(部分)史书相关记载
庾亮征西将军、都督江荆豫益梁雍六州诸军事,领荆江豫三州刺史,镇武昌。“庾亮虽居外镇,而执朝廷之权……成帝少为舅氏(庾亮、庾冰)所制,不亲庶政。”
庾冰中书监、扬州刺史、都督扬豫兖三州诸军事。又迁车骑将军、都督江荆宁益梁交广七州诸军事,镇武昌。
桓温征西大将军、都督荆梁四州诸军事、荆州刺史,镇江陵。又领扬州牧,镇姑孰。“政自桓氏,祭则寡人。”
桓玄都督荆江司雍秦梁宁益八州诸军事、荆州刺史,镇江陵。又都督中外诸军事,领徐州刺史,镇姑孰。“知势运所归,屡上祯祥,以为己瑞。”
A.“政出多门,权去公家”B.“天下藩镇,东南最宁”
C.“强干弱枝,内外相制”D.“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2024-04-08更新 | 25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嘉兴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2 . 学者在论及某一王朝的文学时说,这一王朝“是士族与王权共治的局面。……士人清谈老庄,文学上便盛行着淡乎寡味的玄言诗。因为当时是否善于玄谈,成为分别士人雅俗的标准”。该王朝是(       
A.东汉B.西晋C.东晋D.唐朝
2024-03-13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新高考研究卷(二)历史试题
3 . 汉初采取郡国并行制,后爆发“七国之乱”;曹魏创立九品中正制,后出现门阀士族把持政权;唐朝在边境重地设置军镇,后藩镇势大引发“安史之乱”。对上述三组历史现象的共性。解释正确的是(     
A.历史评判要以成败为基本依据B.制度设立之初存在明显弊端
C.中央与地方矛盾导致社会动荡D.历史事物之间因果关联复杂
2024-01-02更新 | 2718次组卷 | 12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4-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浙江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晋书》云:“百姓因秦、晋之弊,迭相荫冒,或百室合户,或千丁共籍,依托城社,不惧熏烧,公避课役。”这一史料可用于说明(     
A.士族的形成B.邻保制的出现C.里甲制的出现D.坞堡的形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史载:东晋、南朝每一个朝代都有着巨额的租税和频繁的战争负担,这些都由自耕农们承担而加快了他们的破产,王朝想要将自耕农固定在土地上成为固定的剥削对象,必须将流民、自耕农重新进行统一管理。这表明(     
①“黄籍”制度基本过时   ②改革“白籍”时机成熟
③推行保甲制度势在必行   ④“土断”制度大势所趋
A.①③④B.②③④C.②④D.①③
6 .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时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的编者回避了魏晋士族在魏晋政坛上沉浮消长的许多实际内容,所以这很容易给初读《世说新语》而又不大了解魏晋历史的人造成一种错觉,好像这些士族文人都是一些不食人间烟火、出入神仙境界的世外桃源中人。翻翻《三国志》《晋书》《资治通鉴》等史书,人们不难看到,魏晋政治风云变幻的每一环节都离不开士族的积极参与和活动奔波,《世说新语》中许多挥塵谈玄、超然物外的风流名士,竟然对政治角逐表现出偌大的兴致。这说明(     
A.运用史料须先辨伪考证其真实性B.研究历史人物只能依据史书不可借助小说
C.评价历史人物应运用唯物辩证法D.掌握多类型的史料利于深入认识历史人物
7 . 据史书记载,魏晋时期,晋朝将领魏浚在洛阳失陷后,屯于洛北石梁坞,归附者甚众;江州刺史郭默在永嘉之乱后,率遗众自任坞主,流民依附者甚众;平阳县侯李矩在刘渊进攻平阳时,被乡人推为坞主,东屯荥阳,远近多附之。这可以说明当时(     
A.庄园经济兴起恰逢其时B.豪强势力趁乱拥兵自立
C.北方战乱明显多于南方D.流民增多危及社会稳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