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晋的兴亡与士族的兴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宋书》载:“北土重同姓,谓之骨肉,有远来相投者,莫不竭力营赡”。与此同时,南方同姓之间甚至出现了“危亡不相知,饥寒不相恤”的现象。《日知录》也提到,东晋以后“北人重同姓,多通谱系,南人则有比邻而各自为族者”。南北方这一差异主要是基于(     
A.门阀制度的影响B.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
C.主流思想的异变D.民族关系的复杂程度
2024-04-08更新 | 458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东台市安丰中学等六校2024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 . 汉代士人在忠孝之间往往选择先忠后孝,到魏晋南朝时,士人忠君观念逐渐淡化,重孝道而忽视忠君,形成了“孝先于忠”的观念。与士人忠孝观的转变密切相关的是(     
A.选官注重孝廉B.佛教和道教的发展
C.门阀士族形成D.律令儒家化的推动
2024-03-21更新 | 421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连云港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3 . 东晋时期,盛行一种“权贵合议体制”,军国大事乃至特殊情况下的君主立嗣,都需经太宰、太尉、司徒、司空、大司马大将军、尚书令等上层人物共同参议。东晋以此实现了太子的更换、帝位的更迭。由此可知,这种体制(     
A.体现了权力的制衡B.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C.得益于江南的开发D.抑制了门阀的势力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名校
4 . 西晋咸宁元年诏曰:“出战入耕……自古之常……今以邺奚官奴婢著新城,代田兵种稻,奴婢各五十人为一屯,屯置司马,使皆如屯田法。”东晋元帝为晋王时规定:“非宿卫要任,皆宜赴农,使军各自佃作,即以为廪。”制定以上措施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B.经济与边防危机日趋紧迫
C.阶级矛盾严重威胁统治D.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压力
2024-02-05更新 | 326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江苏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反映了两晋时期参与中央决策的官员出身变化的情况(     

      

由此可知东晋时期
A.专制皇权受到削弱B.江南士族垄断政权
C.皇权与士族特权间相互制衡D.分权体制削弱了政府统治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丧服》本属于《仪礼》中的一篇,东晋时成为显学,南迁士族依丧服就可以辨识门第品流和血缘亲疏。他们还对朝廷的礼乐、舆服、仪注等所谓“衣冠文物”极为重视。当时的大诗人孙绰曾说“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这一现象源于(     
A.儒学受到佛道挑战B.南北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C.门阀士族日益衰落D.东晋维护正统的文化需要
2023-05-28更新 | 1481次组卷 | 15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3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7 . 据史书记载,魏晋时期,晋朝将领魏浚在洛阳失陷后,屯于洛北石梁坞,归附者甚众;江州刺史郭默在永嘉之乱后,率遗众自任坞主,流民依附者甚众;平阳县侯李矩在刘渊进攻平阳时,被乡人推为坞主,东屯荥阳,远近多附之。这可以说明当时(     
A.庄园经济兴起恰逢其时B.豪强势力趁乱拥兵自立
C.北方战乱明显多于南方D.流民增多危及社会稳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