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民南下与江南地区的开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从下面的“人口迁徙示意图”可以看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自然条件优越B.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
C.中原人口大量迁往江南D.北方少数民族大量迁往中原
2023-11-10更新 | 337次组卷 | 27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4月居家学习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有资料统计表明,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南部诸省水利工程数目增加,而北部则有所减少。这表明(     
A.北方水利技术水平落后B.南方水利事业异常繁荣
C.南方经济水平超越北方D.政治稳定推动经济发展
2023-09-21更新 | 530次组卷 | 37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2-23高一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南朝《宋书》记载:扬州三吴地区“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荆州“田土肥美”,地跨“南楚之富”;广州粮食交易“多万箱之咏”。据此可知当时(     
A.江南经济发展超越北方B.吴蜀统治者重视发展农业
C.南方经济作物种植广泛D.南方农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2023-01-07更新 | 8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调研(一)历史(选修)试题
4 . 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情况。人口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发展B.促进了江南开发和民族交融
C.完成了经济和政治重心南移D.加大了南北矛盾和经济差距
2022-12-27更新 | 288次组卷 | 55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必修)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2-23高一上·江苏南通·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晋室南渡之初,士人奉中原文化为圭臬;北齐时,最负盛名的文人互相指责对方偷师南朝文人;至隋朝,隋文帝文化上实行“关中本位”政策,但“南朝化”的倾向却愈演愈烈。这种文化领域的变化根源于(     
A.江南经济的逐渐开发B.政治重心发生变化
C.中原认同的不断加强D.统治者的大力推崇
6 . 西晋太康元年,广陵郡(今江苏境内)领有淮阴、江都等八县,户口数八千八百。到东晋安帝时,该地区衍生出海陵、山阴二郡,而成三郡,这三郡在刘宋时领县干四,户口数增长到一万四千百八十。这一现象说明(     
A.南方地区得到开发B.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C.地方行政制度变化D.推动了均田制度的实施
2022-11-03更新 | 254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南朝时,扬州地区人口较东汉中期增长4倍以上,而赣江、湘江流域人地关系与东汉中期差别不大;成群的野生动物更主要出现在湘赣流域,而扬州区域相对较少。这反映出当时(     
A.江南地区得到普遍开发B.经济重心实现南移
C.南方各地区发展不平衡D.北方经济超越南方
2022-09-09更新 | 1523次组卷 | 2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初监测历史试题
21-22高一上·江苏南通·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元嘉末年,南朝刘宋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百姓)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门上环钮),盖东西之极盛也”。这一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政局稳定国家统一B.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
C.商品经济发展迅速D.江南经济得到了发展
2022-08-02更新 | 230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其用典出自西晋末年少数民族内迁,北方流民南迁。这一历史现象客观上(     
A.消除了中原地区的民族矛盾B.确立了户口南多北少格局
C.推动了江南开发和民族交往D.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繁荣
2022-07-04更新 | 378次组卷 | 1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南朝人食用用麦制成的胡饼、烧饼十分流行,不仅有众多文士作《饼赋》《饼说》之类时文颂之,而且从皇家到百姓都以饼作为节令食品或祭祀食品。此现象形成的重要因素有
A.北方人民的南迁B.铁犁牛耕技术传播
C.丝绸之路的开通D.麦稻复种制的普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