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六国与北魏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北魏太武帝田猎,大获麋鹿数千头,“诏尚书发车牛五百乘运之”,尚书古弼不从,上表曰:“今秋谷悬黄,麻菽布野,……乞赐矜缓,使得收载。”这反映了北魏(     
A.重农意识的增强B.三省制度的萌芽
C.文化冲突的加剧D.社会动荡的现实
2024-05-17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顺德区普通高中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2 . 南北朝时所撰《宋书》《南齐书》涉及北朝史事称“魏虏”,《魏书》涉及南朝史事则称“岛夷”。唐初,朝廷修撰的“五代史”中,不论是北朝史事,还是南朝史事,多写为国号加“帝”或国号加官称与人名。据此可知(       
A.政治局势影响修史格局B.“五代史”存在不实记录
C.历史解释难以形成共识D.史书修撰促进民族交融
2024-03-30更新 | 242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热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公元3世纪,鲜卑开启了姓氏和婚制改革,将族众分为十个族氏,规定十氏百世不通婚。此后,鲜卑十氏与外姓族广泛通婚。这一改革(     
A.推动了鲜卑步入早期国家阶段B.保证了氏族贵族的政治优势
C.旨在打乱原有的民族部落布局D.构建了长幼有序的伦理秩序
4 . 甘肃嘉峪关魏晋墓室的壁画丰富多彩,有风神、雷神造型的神兽,还绘有当地羌人和龟兹族妇女耙地和采摘桑叶等情景。这反映出
A.中原政权对西北地区行使有效治理B.西北地区受中原农耕文化影响
C.民族之间文化交流融合具有双向性D.丝绸之路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北魏时期的部分墓志(节选)。这体现出(     

墓主

墓志(节选)

乞伏保达

其先盖夏禹之苗裔

尔朱绍

其先出自周王虢叔之后,因为郭氏,封居秀容,酋望之胤,遂为尔朱
A.民族矛盾尖锐B.孝文帝改革效果显著
C.华夏认同增强D.北魏实现了北方统一
2024-02-23更新 | 82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六)历史试题
23-24高三上·广东·阶段练习
名校
6 . 东晋十六国时期,鲜卑慕容称:“吾先公以来世奉中国,且华裔理殊,强弱固别,岂能与晋竞乎?何为不和以害吾百姓邪!”氐族苻坚称:“今四海事旷,兆庶未宁,黎元应抚,夷狄应和,方将混六合以一家,同有形于赤子。”这表明当时(     
A.中原王朝与北方各族关系融洽B.边疆与内地呈现一体化趋势
C.北方少数民族华夏认同感增强D.北方各民族间差异逐渐缩小
2023-12-28更新 | 405次组卷 | 9卷引用:历史(广东卷)- 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魏晋时期,建立后赵的羯、前秦的氐、后秦的羌对汉文化热情高涨,前秦皇帝苻坚甚至堪称汉学家,曾经不无自得地说:“朕一月而三临太学,周公和孔子的传统总算不会在朕这里中断。”这有利于
A.提高少数民族文化水平B.国家教育水平的进步
C.降低佛道思想的影响力D.传统主流文化的延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国君苻坚仰慕儒家经典,积极恢复太学和地方各级学校,广修学宫,还亲自挑选品学兼优的学生到各级机构任职。苻坚此举
A.推动民族交融B.消除了民族间的矛盾
C.动摇中央集权D.推动经济重心的南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