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非凡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材料一   所谓“大一统”观念,就是主张华夏族和四方的“五方之民”在一个统一的政权下共同生活,共同发展。战国时还实现大一统,但成书于战国时期的许多著作都讨论了“大一统”这个课题。《禹贡》、《周礼》等主张中国、四夷“四海会同”,统一由“王”来集权专制治理,并借用周代许多“设官分职”的成法制定出统一集权的官僚体制。

——《礼记》

认识到中国、蛮、夷、戎、狄五方之民各自都有其居、住、吃、穿、用使用器物的特点,这是不同的经济、文化、习俗造成的,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所以,治理各族人民要尊重他们的民族特点,不要随便地改变他们的习俗。

——摘自中国国家博物馆编《文物中国史》

材料二   在皇权高度集中的背景下,汉武帝主导的文化建设迅速推及全国各地,并对各地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俞伟超先生曾经指出,从考古学发现来看,西汉初年各地都存在形态各异且独立发展的文化特质,这些文化特质直接继承自战国时代的六国文化。到了武帝时期,各地文化开始趋同,渐形成一个整体,而六国文化基本消失,真正意义的汉文化出现了。

——马孟龙《大一统王朝的确立:秦汉》

材料三   西周的明堂是朝堂及太庙的美称。《礼记》等典籍记载,周公曾于明堂“朝诸侯”“祀文王”。《周礼》记载,西周明堂“东西九筵,南北七筵”,即长方形布局。春秋战国的阴阳五行家则将明堂设想为独立于朝堂、太庙之外的建筑,将其描绘为“亞”形布局。

汉代以后,明堂一直是皇帝祭祀与布政的重要建筑。北魏孝文帝曾下诏“起明堂”,模仿汉制在平城南郊建立明堂,并亲赴明堂祭先祖、“布政事”。北魏迁都后,宣武帝再修洛阳明堂。

(1)依据材料,概括战国时期“大一统”观念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观念产生的历史影响。
(2)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汉武帝时期出现“真正意义的汉文化”的原因。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北魏为何重视修建明堂。
2023-06-18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明显属于鲜卑、匈奴等族后裔的有刘氏、窦氏、高氏、房氏、宇文氏、长孙氏、李氏、于氏等十多支,而此时的鲜卑族本身尽管不再作为一个单一民族而存在,但在另一个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这主要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     
A.导致姓氏愈加繁杂B.推动了民族交融
C.直接为唐朝培养了人才D.使少数民族完全同化
2023-03-10更新 | 226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神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北魏太武帝时期,身为朝廷重臣的汉人崔浩因主持编纂的国史秉笔直书拓跋氏祖先“收继婚”等习俗历史而被拓跋焘下令族诛;孝文帝推行迁都城、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语、通婚姻等改革措施;孝明帝时期则发生由驻守北方的少数民族军人掀起的北魏六镇起义,并出现敌视汉化、压迫汉人的现象。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多元文明的冲突与交融B.民族矛盾的激化与民族关系的紧张
C.权力斗争的残酷与激烈D.先进民族的征服与弱小民族的反抗
4 . 下表所示为北朝部分皇室子弟的墓志。据此可知,当时北方
内容出处
元怿,字宣仁,河南洛阳人也……太和二十一年,封清河郡王,食邑二千户。高祖晏驾,居丧过礼,泣血三年,几于灭性《元怿墓志》
君讳鉴,字罗察,河南洛阳人也。帝轩辕之遐胄,燕景照皇帝之来孙《慕容鉴墓志》

A.民族交融的发展B.民族矛盾完全消除
C.封建化改革完成D.儒家思想成为正统
2022-03-2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襄城县实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检测(三)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较为彻底的封建化改革运动,涉及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变革了社会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对旧体制是一种很大的冲击,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推动了社会进步。商鞅变法遵循功利原则,打破制度束缚,释放社会活力。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组织等方面的改革措施适应了当时社会环境的要求,发挥出其跨时代的作用。

——摘编自张俊英   邹璇《商鞅变法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研究》

材料二   鲜卑拓跋部进入中原建立北魏政权,从家长奴隶制游牧部落,发展过渡到封建制定居从事农业或放牧的编户民,实行了一系列的封建化改革。孝文帝实行均田制,使得许多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成为均田户,加速了他们向封建化发展,起到了极大地作用。此外,租庸调制和三长制等也起到了强制流散农民定居,强化了基层地方管理,维护统治和社会秩序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北魏时期的登闻鼓制度就是在继承儒家“仁爱”思想的前提下,发展了平民直诉制度,尽管这一制度设计的初衷是为了鲜卑统治集团更好地控制地方的官吏,但客观上为平民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开拓了更新的、更直接的途径,促进了儒学理念对鲜卑族的思想文化的影响。

——摘编自龚荫《试论北魏封建化进程》等


(1)根据材料一,结合商鞅变法的内容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封建化改革的措施及其意义。
2022-02-17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多民族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因为他要迁都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要把政治中心迁到中原的中心地带,有利于将来进一步的统一,更主要的是希望通过迁都实现完全的、彻底的汉化。

——葛剑雄:《不变与万变:葛剑雄说国史》

材料二   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区划一般是依据山川地形的自然界限或历史传统来确定,即所谓“山川形便”。从元朝开始,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以及经济区域联系,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

——李治安:《元史十八讲》

材料三   为了解决土司割据的积弊,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云贵总督鄂尔泰建议取消土司世袭制度,设立府、厅、州、县,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

——陈寅恪等:《西南联大国史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他”是谁,并列举两项汉化措施。根据材料二,指出元朝的行省制是如何促进民族交融的。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清朝为解决土司割据的问题所做的举措,说明该举措对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意义。
7 . 北魏孝文帝对鲜卑人与汉人的联姻极为重视,这除了有政治方面的考量,也因为孝文帝把联姻作为增进两个民族之间的了解、扩大相互交流的一种手段,使鲜卑族的文化取向逐渐与汉族相洽,渐至于文化共享。这段论述旨在说明,北魏孝文帝的联姻政策
A.展现了汉文化的包容性B.消除了"夷夏"不平等的观念
C.革除了北魏的落后风俗D.促进了黄河流域的民族交融
2021-12-25更新 | 40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上已节,俗称三月三,是汉民族的传统节日,其最重要的习俗是水边祓禊(水边举行祭礼)。《洛阳伽蓝记》载:“至于三月禊日,……皇帝(北魏孝文帝)驾龙舟鹆首,游于其上。”该记载
A.展现了乐府诗的叙事特征B.反映了孝文帝生活的奢靡
C.体现了民族间的民俗交融D.凸显了孝文帝改革的成功
9 . 北魏屯田制分为军屯和民屯,民屯又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计口授田的课田式,多实行于北魏前期的京畿地区及北方沿边诸镇;另一种是另立农官、不属州郡的民屯,实行于北魏后期。北魏屯田制推行的前提条件是
A.争霸战争得到有效遏制B.中原大片耕地成为无主荒地
C.国家出现大一统的局势D.北方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0 . 《魏书·官氏志》记载:“黄帝子昌意少子悃,受封北土,黄帝以土德为王,北俗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故以拓跋氏。”《魏书·序纪》记载:“其(拓跋氏)裔始均,入仕尧世,逐女魃于弱水之北,民赖其勤,帝舜嘉之,命为田祖。”材料主要反映了魏晋时期的
A.华夏认同B.疆域辽阔C.农业发展D.姓氏汉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