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朝的统治和政权更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下列为南朝与北朝控制范围的变化示意图。这些变化,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北方统一南方趋势明显B.南北之间的差异性增强
C.北方经济得到全面恢复D.北方政治局面较为稳定
2 . 西晋后,洛阳的正音“南染吴越,北杂夷虏”,扬州则“侨吴混合之语音最盛行”,而且“此种相互通化作用范围甚广”。此外,南北朝间国书往来,本来的套话是“想彼境内宁静,此率土安和”,后来为“欲示无外之意”而不分彼此,改成“想境内清晏,今万国安和”。这些可用于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分裂中蕴含着大一统趋势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C.南北地区文化已实现统一D.少数民族封建化成效显著
3 . 北魏宣武帝朝(499—515),孝文帝的兄弟彭城王元勰“撰自古帝王贤达至于魏世子孙,三十卷,名曰《要略》”。孝明帝朝(515—528),宗室元晖招集儒士崔鸿等,撰录百家要……上起伏羲,迄于晋,凡十四代”。由此可见,当时(     
A.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B.华夏认同得到发展
C.史书编撰体例不断创新D.国家统一趋势显现
4 . 陈寅恪先生指出,“全部北朝史中凡关于胡汉之问题,实一胡化汉化之问题,而非胡种汉种之问题。当时之所谓胡人汉人,大抵以胡化汉化而不以胡种汉种为分别,即文化之关系较重而种族之关系较轻”。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实质是(     
A.文化的碰撞与交流B.少数民族封建化加速
C.华夏认同氛围浓厚D.国家统一趋势已显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面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朝代更迭示意图,从图中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①国家分裂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②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但北方优势明显
③民族交融是这一时期的主要内容④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
A.②④B.①③C.①④D.①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脍炙人口的《木兰辞》是北朝民歌,也是中华民族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从艺术形式上,反映了北方民族妇女的特色;从文字而言,词兼“胡”汉,“天子”“可汗”并用。这反映了
A.文学创作受民族交融影响B.北方女性具有男子的英雄气概
C.民族交融的趋势开始出现D.儒家思想观念受到了佛道挑战
7 . 如图是东汉永和五年与刘宋末年南方部分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说明(     
A.长期战乱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B.经济重心南移带动人口区域迁徙
C.西方入侵导致南方人口的变动D.藩镇割据造成南方人口急剧减少
2023-11-26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中州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与汉印严谨、整饬、端庄典雅的基调不同,两晋南北朝的印章渐失匀整、工稳气象,而趋于恣肆消散,章法自由率意,印文纵放不羁,且将军与武官的印章逐渐增多。这种变化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受政权更迭、战乱频繁的影响B.外来文化的影响深刻
C.民众的审美取向发生巨大变化D.士族门阀制度的兴盛
9 . 中国古代文学的“诗教”(用诗歌教化)传统自《诗经》以后逐渐形成,而魏晋文学则表现出消解“诗教”的娱乐化倾向。造成古代文学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魏晋时期(     
A.社会环境的变化B.佛道文化的冲击
C.门阀政治的黑暗D.经济重心的南移
10 . 魏晋南北朝时,商业交换中货币的使用不断减少,谷帛在商品交换和赋税征收中的地位日益增高。这一变化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B.重农抑商政策受到重视
C.商业经济发展日趋衰颓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