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下表所示是唐朝江南东道部分州的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变化情况。据此可知,这些地区(     
州名639年742年
杭州、润州(今镇江)、常州、湖州、婺州(今金华)超过10超过50
苏州3.9445.80
台州2.9240.23
A.人地矛盾日益凸显B.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C.经济的不平衡加剧D.是北人南迁聚集地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部分重要的水利设施及其简介

名称

简介

江汉运河

约公元前600年,为解决经济中心与政治中心分离及粮草运输问题,楚庄王令孙叔敖率领民众挡沮水作渠,引江水入汉江支流扬水,最后直通郢都。楚昭王时,伍子胥率吴师伐楚,疏浚此运道以入,故此运河又称“子胥渎”。

都江堰

公元前316年,秦国灭蜀后,为解决物资供给和兵员运输问题,秦昭襄王任命李冰为蜀地郡守,兴修水利。李冰到任后,仔细踏勘,率领当地民众凿山分水,将岷江一分为二,既减缓水势,又引水入成都。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写道:“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

郑国渠

公元前246年,韩国派水工郑国说服秦王兴建郑国渠,以消耗秦国国力。郑国拦泾水入渠,利用西北微高,东南略低的地形,让渠的主干线沿山麓自西向东伸展,并将冶水、清水等收入渠中,最终注入洛水。“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

材料二   春秋至唐治水活动的历史发展与地理分布统计表(部分)

朝代


春秋(公元前722—公元前481)战国(公元前481—公元前255)
(公元前255—公元前206)

(公元前206—220)
三国(220—
265)
晋(265—
420)
南北朝(420—
589)
隋(589—
618)
唐(618—
907)

陕西

1

18

2

9

32

河南

1

3

19

10

4

4

11

山西

1

4

1

1

1

3

32

河北

5

1

2

3

1

24

甘肃

1

1

4

江苏

3

2

1

3

2

8

1

18

安徽

1

1

3

4

1

12

浙江

2

4

2

3

2

2

44

江西

1

1

1

20

福建

2

4

29

各朝代

合计

6

7

1

54

23

15

19

25

226

——摘编自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和水利事业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春秋战国时期水利工程修建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至唐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趋势并简述其原因。
3 . 下图所示的打马球是骑在马上用球杖击球入门的一种体育运动。唐时,从贵族到平民,从宫廷到军队,从男人到女人,从接待外客到集会庆贺,该运动风靡全社会。这主要是因为(     
A.社会局势长期稳定B.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C.商品经济高度发展D.马球运动与时代相契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目前考古发现的唐代瓷窑遗址有河北的定窑、河南的巩县窑、浙江的越窑、湖南的岳州窑等数十处,它们或临永济渠、江南河,或临黄河、长江、赣江、湘江、钱塘江等自然河流。这体现了(     
A.南北经济差距的拉大B.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C.水运的重要经济地位D.瓷器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
2022-10-27更新 | 5896次组卷 | 50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