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代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羁縻治策出自春秋战国,在秦汉至唐宋时期,羁縻治策的基本内容是封建王朝借助边陲夷狄首领的势力进行控制,即根据势力的强弱,分别赐其首领以王、侯、邑长或将军、都督与刺史等封号,实行土职代管或与所设郡县参差而治,象征性地征收少量贡纳。朝廷对各级土职的管理相当松弛,未进行严格的制度性管理。羁縻治策的施行对象包括边疆的夷狄和与封建王朝有往来关系的邻邦。羁縻治策的不少思想和策略是从应对北方游牧民族的经验总结而来的,这些思想和策略未必适合南部边疆复杂多元的社会形态以及不同民族长期交融的情形,致使封建王朝对边疆地区的经营长期停留在对外防御和编织边疆藩篱的层面,也忽视了对边疆的深度统治和经济经营。

——摘编自方铁《论羁縻治策向土官土司制度的演变》

材料二   明朝在设置卫所以外的少数民族边远地区推行土司制度。农业地区由于广设卫所而进步很快,土司地区则听任土司施治,致使发展滞后,相关的矛盾由此产生。雍正前期的西南边疆存在部分土司危害社会,与朝廷争夺土地、矿藏等严重问题,为此,雍正进行改土归流,扫清了清朝深入统治西南边疆的障碍,内地人口大量移居西南边疆,有效缓解了内地人口激增造成的压力。

——摘编自张楠林《明清时期云南“土流并治”管理模式与边疆治理逻辑》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汉至唐宋时期羁縻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分析雍正朝在西南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改土归流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边疆治理的认识。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产动漫《长安三万里》火爆出圈。这部电影以大唐边塞诗人高适的视角,追忆式地铺开他与李白跨越数十年的友谊与交往,构建了一幅万里诗卷,撰写了一部大唐诗史。这里有独属于中国人的极致浪漫,也充斥着时代洪流与个人命运的交织,在每一位观影者心里种下了一颗长安的种子!长安,不再是一个地名、一个时代,它回荡着一个盛世的气运,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等各个方面寄托着自由、开放、激昂、创新、包容的信念和勇于追求梦想、永不言弃的民族精神。

——摘编自《<长安三万里>:一封写给中国人的浪漫情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唐朝历史的一个或多个方面谈谈你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3-11-10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