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代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考古发现,南诏纪年文物如碑刻、经卷、塔砖、石窟题记、铁柱等,多使用南诏自建年号,但与唐朝官方交往时却刻意使用唐朝年号以掩饰自建年号,导致其在中原史籍中出现结构性失载。据此可知(     
A.藩属体系有政治约束作用B.中央与民族政权长期对峙
C.少数民族依附于中央政权D.中原文化领先于边疆文化
2023-05-08更新 | 333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登封市第一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右面为出土于唐代高昌(今吐鲁番)贵族张雄夫妇墓的木俑图(部分)。其中,绢衣彩绘木俑上身穿窄袖绿绫襦衣,外着联珠团花纹半臂,肩披白点纹黄色披帛,下身穿红、黄相间的竖条纹长裙,腰间丝带固定。这与同时期中原妇女的着装特色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这些木俑可用于说明当时(     
A.西域的木雕技术领先全国B.丝绸之路的开辟
C.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活跃D.民族交融的深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