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代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步辇图》描绘了吐蕃王松赞干布派大相禄东赞为使臣,向唐太宗请求通婚情景,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唐朝通过和亲加强对边疆的管辖B.唐朝对吐蕃赞普册封制度的正式确立
C.中原文化对周边少数民族具有向心力D.唐蕃互遣使者维持双方友好关系
2023-10-04更新 | 474次组卷 | 130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某学者提出,少数民族那种尚武勇健、粗犷豪放之气遍布中原,汉民族受到极大的影响,使得魏晋以来的清谈柔媚之风变为悲凉慷慨、激越豪放之气。该学者的论述意在说明(     
A.传统儒学思想的僵化和局限B.制度创新源于少数民族文化
C.对外交流促进思想文化转型D.民族交融对隋唐盛世的影响
2023-01-16更新 | 114次组卷 | 25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史载,贞观时期,“长安胡化,极盛一时”,洛阳城内“家家学胡乐”,甚至“胡著汉帽,汉著胡帽”。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唐朝经济繁荣且对外交通发达B.唐朝推行相对开明的民族政策
C.西域各族文化优于唐朝的文化D.唐朝重文化而轻视经济和军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唐朝国力强盛,疆域拓展,民族往来和对外交往活跃。历史学家向达在《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中写道唐都长安的胡化盛极一时。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唐朝政府设立安西都护府B.唐代长安已被少数民族攻占
C.唐朝发展了隋朝的科举制D.统治者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各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汉武帝穷兵三十余年,疲敝中国,所获无几;岂如今日绥之以德,使穷发之地尽为编户乎 !”据此可知,唐太宗努力构建的民族关系是
A.民族和睦B.民族分等C.民族对峙D.民族隔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