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代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综观中国古代史,便可发现三个现象极为引人注目:一为历史总是在政治上的分裂与统一中曲折前进。每次分裂之后都必然出现更大规模的、更深层次的统一,而且统一在这种交替过程中永远居于主导地位。二为民族关系也总是在斗争和融合中曲折地发展。每一次斗争之后,也总是要出现新的更大规模、更深层次的民族同化(或融合),而且伴随着每次融合的出现,都毫无例外地要出现较长时期的政治安定和经济的发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第三,政治上的每次分裂与统一,也总是和民族之间的斗争与融合息息相关,甚至是政治上的分裂动乱愈厉害,民族之间的斗争愈激烈、民族同化(融合)也就愈迅速、愈全面。而民族融合不仅带来统一和安定,而且保证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始终不间断地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同时还把中原地区的汉民族和汉文化不断推上了主导和核心的地位。

——摘自高鹏飞《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散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民族融合”或“分裂与统一”为中心,提出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观点明确,史实准确,理由充分,逻辑合理)
2021-11-16更新 | 319次组卷 | 16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隋唐时期,中华文化更增添了鲜明的多民族色彩,这主要是由于(  )
A.汉族文化为各少数民族效法吸收B.各少数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各具特点
C.各族交往密切,文化相互交流融合D.继承了历代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唐朝的留学生中以新罗最多,最著名的是新罗人崔致远。他十二岁入唐,十八岁进士及第,历任淮南节度使幕职,居唐十六年后回国,被后人尊为朝鲜汉文学的开山鼻祖。从上述描述中无法确切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A.唐朝政府允许外国人做官B.新罗大量吸收汉文化
C.唐朝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D.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
4 . 西安古称长安、镐京,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之一。如下形势图,按其表征的历史时期代表不同的朝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朝代采取了“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的制度
B.图②朝代的一位统治者被称为“天可汗”
C.图③的最终趋势是南方统一了北方
D.图④朝代开通了“丝绸之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