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代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都护府是唐朝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管理的重要机构,涉及北方边疆及岭南地区。都护府的职能是(一)负责维持本府辖区内的统治秩序,对内附民族进行安辑;(二)保卫本府所辖各府州的安全,防止他国侵犯;(三)考核本府下属各府州都督、刺史与中央合作的情况及其“治绩”,叙录功勋;(四)镇压人民的反抗,征讨民族上层的分裂叛乱。都护府的长官除汉族官员外,还有部分少数民族的上层人士。都护府下辖的各羁縻州,长官由当地少数民族原有的酋领、君长担任。

——摘编自唐启淮《唐代都护府述略》

材料二   在中国长期的大一统历史中,元朝是由北方游牧民族在中原建立的第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大一统中央集权王朝,而且把大一统国家治理模式推向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峰。元朝基本上实现了对西藏、新疆、云南等边疆地区的直接管辖,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统一多民族国家政策。这是以往中原王朝难以企及的政治成就,也是元朝历史不同于前代的特殊性。

——摘编自乌云高娃《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治理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唐朝在边疆地区设置都护府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边疆治理上的成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唐朝时,西州(今吐鲁番)是诸国入唐的桥头堡,是兴胡麇集之所,当地汉字与多种民族语言文字并存,如吐鲁番古城遗址出土了大量的汉字文书和相当数量的藏文、回鹘文、梵文、中古波斯语、叙利亚语等非汉字文献。这从侧面反映出唐代(       
A.国家版图已基本奠定B.中原文化受到了推崇
C.边疆内地治理一体化D.陆上丝绸之路的影响
2023-09-18更新 | 243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新高中创新联盟TOP二十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9月调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发诸尝逋()亡人(逃离原有户籍而出外游食之民)、赘婿、贾人……以逋遣戍,在直抵阴山的地方置四十四县,又派遣蒙恬率兵三十万北逐戎狄。

——摘自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汉元帝竟宁元年)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

——摘自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十九》

材料二:隋唐与魏晋南北朝时民族交融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没有魏晋南北朝时期那样频繁的民族迁徙,没有各族之间的争战、割据以及由此产生的各族之间的同化、融合的复杂性和曲折性;而是在统一政权下内地汉族统治阶级通过各种政令、措施,逐渐同化、融合周边各族,或周边各族与邻近汉族和其他民族的自然融合;汉化仍然是隋唐时期民族融合的主流。

——摘编自周伟洲《试论隋唐时期西北民族融合的趋势和特点》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汉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隋唐统治阶级加强与周边各族交融的举措。
2023-09-16更新 | 129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南宁市横州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敦煌遗书《唐户部格残卷》载垂拱元年(685)敕令:“诸蕃商胡,若有驰逐,任于内地兴易……其贯属西、庭、伊等州府者,验有公文,听于本贯已东来往。”该敕令可以用来说明唐代(     
A.抑商政策逐步废弛B.商贸政策有限开放
C.中外贸易往来兴盛D.陆上丝绸之路繁荣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史上的春秋时期,由于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中华大地上的居民中有华夏和戎、狄、蛮、夷的区分。各诸侯国经济文化上较先进而自称华夏,他们把较为落后的小国或部称之为戎、狄、蛮、夷…从春秋中期开始,华夏各国有了较大发展,特别是通过称霸而相互联合,增强了对戎狄的防御能力,不少的戎狄渐被华夏所征服。由于各族长期和华夏聚居在一起,经过不断的相互影响,文化礼俗等方面的差别日趋减少。到春秋末年,原来散居于中原各地的戎狄蛮夷差不多都已和华夏融合在一起了。

——邓广铭、田余庆、戴逸等《中国通史:从上古传说到1949》

材料二 隋唐时期民族关系错综复杂。隋唐时期,唐政府与许多民族政权进行了和亲,在周边民族的内附部落设置羁縻都护府,由各部落的首领担任都护、都督、刺史等管辖原来的领地,并赋予其较大的自治权力,处理内部矛盾斗争;利用民族政权并立的复杂关系,通过“以夷制夷、以夷攻夷”等特殊手段处理民族问题,以达到分化削弱,消除边患的目的。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时期民族关系出现的新变化并分析出现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唐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
2023-09-08更新 | 134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唐代饮食起居总结了南北朝时期的汉、胡分野,整合为新的方式;唐代服饰参考胡服,成为窄袖、瘦腰、翻领、着靴,外面再披上一件长衣……学者在《说中国:一个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中评价到“唐代文化的接受能力,可能是中国历来最强的。”唐代文化的接受能力(     )

A.拓宽了唐文化影响范围B.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
C.消除了民族文化的差异D.加速了少数民族的汉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唐代有16位公主与7个少数民族进行“和亲”,在中国古代“和亲”史上是罕见的。唐代“和亲”都是由周边少数民族首领向唐王朝提出请求,并为此主动派遣使者甚至由首领亲自到长安求婚或迎接公主。这一现象(     
A.反映了周边民族对先进文明的向心力B.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有效管理
C.避免了唐政府和少数民族的战争D.从根本上改善了唐代的民族关系
2024-01-29更新 | 127次组卷 | 3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贵金属、玉器和畜牧产品是吐蕃进贡唐朝的主要贡品,作为“赏赐”品,唐朝往往会回赠吐蕃大量的绫罗绸缎,以彰显中原王朝的天威。换言之,落后的奴隶制游牧经济与先进的封建制农耕经济的互补构成唐蕃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本质。贡赐贸易催生了唐蕃汉藏民族官方和民间的“绢马互市”。因吐蕃人世居青藏高原,多以牛羊肉、酥油和青稞等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为主,而茶具有解油腻和助消化的功能,故“嗜茶”。各自短缺必需品为唐蕃之间“茶马互市”创造了交换条件,由此形成了沟通汉藏友好往来的茶马古道。

——摘编自贺冬《论唐蕃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成逻辑》

材料二   译仓和孜康两个机关是代表西藏地方政府的僧官、俗官两个系统。一切重要职务首先在20多家大贵族当中挑选,剩下的职官空缺才在普通贵族出身的仲科尔中选任。平民几乎没有可能参与到西藏地方政府中,除非家中出现某位大活佛的“转世灵童”。18世纪中期以来,一切用人、行政事务都须驻藏大臣禀呈清政府执行,清朝对西藏地方实行了较元、明两代更加直接全面的统治。

——摘编自金雷、格桑曲珍《浅谈清朝西藏的治理及地方职官制度》

材料三   党的十三大报告首次完整表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概念,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概念的内涵日趋丰富。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两岸同胞应当“共同反对一切分裂国家的活动,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之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2013年6月,习近平在与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会见记者时说:“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

——摘编自肖贵清、张鉴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概念的历史演进》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蕃贸易的形式,并结合所学分析唐蕃贸易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代西藏地方职官系统的特点,并结合史实说明清朝对西藏地方实行了“更加直接全面的统治”。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党的十三大报告正式出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概念的国内背景。依据材料三,概括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概念的内涵丰富发展的表现。
2023-09-03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在总结秦汉边地设置郡县得失的基础上,首创了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羁縻府州制度。唐太宗平定突厥后,在其原地设置羁縻府州,任命该族首领为都督或刺史,世袭其职,让其继续统辖本族人民,但必须由中央任命,同时取消了少数民族首领原有的“可汗”称号。羁縻府州赋税不上交中央财政,户口一般也不上报户部。该制度在突厥实施成功后,又推广到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唐政府在上述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代表中央行使对羁縻府州的管理权,如安西、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各羁縻府州。都护由汉人担任,中央任命,不能世袭。唐王朝设置的羁縻府州遍布于东西南北各边疆民族地区,边疆的行政包括都护府、都督府、州、县四级,共约八百多个

——摘编自韦庆远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等

材料二   清朝入主中原以后,继承了中国历史上传统的“羁縻政策”,在新疆表现得尤为明显。1762年,乾隆皇帝在统一了天山南北路以后,设伊犁将军,统辖全碰。在行政体制方面,清政府在新疆东部汉族人口较多的地区,实行州县制,其行政、司法、税收等制度均同于内地各省。在蒙古族、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中,实行“札萨克制”“伯克制”,册封或任命各族首领,由他们对本地区本民族人民直接进行统治,各项制度仍按旧俗。近代边疆危机迫使清政府对其边疆治理政策进行调整,188411月,清延正式批准新疆建省。新疆实行与内地一致的行政管理制度,取消原为伯克、阿訇所掌握的司法权,各级官府把恢复发展社会经济、文化教育,作为重要职责,实力推行。1885年,孤悬东海的台湾继之建省,1907年,东北的辽宁、吉林、黑龙江改设行省。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等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唐代羁縻制度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晚清边疆治理制度变化,并说明其积极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唐朝前期在西域部分地区推行均田制,实行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不过,中央政府并不从西域各地拿走赋税,反而对后者进行足够的财政补贴。同时,唐政府还通过“互市”等制度,用以稳定西域贸易。唐朝的这些做法(     
A.增强了边疆民族的国家认同B.体现了边疆与内地治理的一体化
C.奠定了羁縻府州制度的基础D.为两税法改革的推行提供了借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