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代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5 道试题
1 . 唐朝武则天执政后,“大行帷帽”(原属胡装),帷帽从造型上来看是一种高顶宽檐笠帽,在帽檐一周制有薄而透的面纱(如右图戴帷帽女子骑马雕塑)。唐代女性通过珠宝等饰品装饰丝网来展现自己的地位,与其他流行的款式相搭配。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异域风尚推动社会进步B.开明的民族政策利于促进文化交流
C.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提升D.社会普遍崇尚简约自由的服饰风格
2023-05-05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本溪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新疆吐鲁番唐墓出土了若干册《论语》手抄本。其中363号墓葬出土的《论语》郑注,其文本最后有“西州高昌县宁昌乡厚风里义学生卜天寿年十二状”字样。184号墓出土的《论语》郑注共4件内容有重复,但笔迹不同。其中,第三件文本末记“高昌县学生贾忠礼写”。这反映出唐代(     
A.“四书”地位逐渐上升B.书院教育在边疆的发展
C.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D.边疆对中原文化的认同
3 . 读图,许多学者认为以上文物存在关联,其依据是唐代(     

   

A.中华文化辐射范围较广B.中央政权加强了对西域控制
C.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兴起D.欧亚大陆商路联系比较活跃
4 . 唐朝政府与周边民族保持着密切联系。史载:“以右武卫大将军史大奈为丰州都督,其余酋长至者皆拜将军、中郎将,布列朝廷,五品已上百余人,殆与朝士相半,因而入居长安者近万家。”唐玄宗亦曰:“国家旧与突厥和好之时,蕃汉非常快活,甲兵休息,互市交通。国家买突厥马羊,突厥将国家彩帛,彼此丰足,皆有便宜。”据此材料,无法得出的结论是(     
A.都督府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B.都督由当地的民族首领担任
C.满足彼此间补充物资的需求D.唐朝呈现出民族交融的局面
2023-04-14更新 | 515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三十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唐朝允许外国人或少数民族参加科举,并专门设置了宾贡科,即让外国人或少数民族正常参加进士科的考试,在录取名额分配上,会对他们有所倾斜。所以应该说,外国人或者少数民族在唐朝的内地生活是比较惬意的,没有什么格格不入的感觉。这反映了唐朝
A.开放包容的政策B.科举制的发展变化
C.中央集权的加强D.与各民族交流融合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民族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共同发展融合而成的。历史上,统治者对少数民族采取的政策有通婚、册封或委以要职。如两汉与匈奴通婚,唐王朝对回鹘、南诏、渤海的册封,明朝对西藏僧俗领袖委以要职等。通过这些措施,让他们认识到自己与中央政府是利益共同体。对于反叛中央的分裂势力,统治者果断采取武力讨伐,震慑反叛分子。如1690年康熙帝镇压准噶尔部落,1759年乾隆帝镇压大小和卓,从而有效地维护了祖国统一。

——摘编自韦良云《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特点》

材料二   儒家民族观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民族观的本质特征,它最初强调“夷夏之辨”,严“夷夏之防”,讲“尊王攘夷”。后来随着儒家民族、国家观念不断的发展,“夷夏之辨”日益被“华夷一体”“天下一家”所取代。康熙帝废长域是改变秦汉以来“华夷内外分治”观念的重要举措;雍正帝曾说:“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何得留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

——摘编自李克建儒家民族观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影响及现代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中国古代民族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儒家民族观的内涵,简述儒家民族观的现代启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对于唐代时敦煌的繁华,《旧唐书·地理志》记载,唐朝元宵节灯会盛况是“长安第一,敦煌第二,扬州第三”。据此可知,唐代敦煌地区(       
A.深受中原文化影响B.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C.习俗已经完全汉化D.经济发达闻名全国
8 . 《新唐书·礼乐志》载:“玄宗又尝以马百匹,盛饰,分左右……每千秋节(玄宗生日),舞于勤政楼下。”下图是1970年陕西何家村出土文物舞马衔杯仿皮囊式银壶,仿游牧民族皮囊壶和马證形状制造,该文物可以用于印证唐代(     
A.游牧民族手工业技术发达B.社会风尚的胡化
C.经济发展带来的物质丰裕D.统治者生活奢靡
2023-03-23更新 | 9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睢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清北班)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在新疆吐鲁番西10千米处发现的交河故城,被确认为唐朝在贞观十四年(640年)设置的安西都护府所在地。这可以帮助研究唐朝(     )
A.对西突厥政权加强战略部署B.对吐蕃地方政权的有效管理
C.对天山以北的西域有效控制D.对东突厥汗国的反攻与灭亡
2023-03-21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等4校2022-2023学年高二3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近年在西安市长安区出土了唐代将军史善应墓。其墓志载:“(史善应)曾祖缬杰娑那可汗,祖乙史波罗可汗,父褥檀特勤,隋开皇中因使入朝,值本国丧乱,遂留不返。隋文帝授上柱国,封康国公,君(史善应)即第四子也”。材料可说明隋唐时期(     
A.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密切B.门第观念影响广泛
C.族际流动与文化的整合D.羁縻政策效果明显
2023-03-17更新 | 1301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