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时期统治思想的转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孔子周游列国而四处碰壁时,其道义曾受到质疑,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义),节民以礼”。相较于孔子,董仲舒的儒学主张(     
A.推动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B.延续了儒学重教育的传统
C.使儒学极大地依附于政治D.更注重其哲学化和思辨化
2 . 下表为汉代皇帝颁布“罪己诏”情况统计。由此可见,汉代的“罪已诏”(     
A.多在国家处于动乱时颁布B.彰显一定的政治自省意识
C.深受君权神授思想的影响D.削弱了专制皇权政治威望
2023-07-2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3 . 下表为史籍中西汉以“孝廉”科晋升的部分人物(名姓俱全者共21人)情况表。据表可以推知(     

人物

举孝廉情况

路温舒

受《春秋》,通大义。举孝廉,为山邑丞。

王吉

少好明经,举孝廉为郎。

王骏

王吉之子,从父习《诗》《论语》,又受《易》于梁丘贺。

鲍宣

好学明经,举孝廉为郎。

京房

治《易》,初元四年举孝廉为郎。

盖宽饶

以明经为郡之文学,后举孝廉为郎。

冯逡

通《易》,察孝廉为郎。

杜邺

得张敞家书,以孝廉为郎

师丹

治《诗》,举孝廉为郎。

孟喜

其父孟卿,善治《礼》《春秋》,其本人从王田孙受《易》,后举孝廉为郎。

刘茂

习《礼经》,哀帝时举孝廉。

A.儒学已成为官方正统主流思想B.造纸术的改进推动了文化普及
C.选举标准与意识形态变化趋同D.察举成为儒生入仕的唯一途径
2023-02-10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事件或事物之间存在下列三种联系:因果关系、并列关系、包含关系,如图所示: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上礼刑关系的发展,大致上经历了商周时期的礼刑并存、东周到秦的礼刑对立、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刑律礼制化和礼制刑律化以及隋唐以后至明清的德主

——摘编自李玉福《论中国古代礼刑互动关系》


请围绕中国古代“儒”与“法”的关系,选择三种联系中的一种将其画出,并自拟题目,论述两者的关系。(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11-13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与下面一幅地图所示朝代相对应的治国主张,正确的是(  )
A.礼法并用、乡约教化、独尊儒术B.乡约教化、严刑峻法、独尊儒术
C.严刑峻法、尊崇儒术、乡约教化D.礼法并用,尊崇儒术、乡约教化
6 . 董仲舒说:“夏无道而殷伐之,殷无道而周伐之,周无道而秦伐之,秦无道而汉伐之。有道伐无道,此天理也。所从来久矣! ”这一论述的主要意图是
A.维护百姓的根本利益B.宣扬“天人感应”的思想
C.希望君主实行“仁政”D.探讨历代王朝兴衰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