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时期统治思想的转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1 . 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如图所示是小文同学的学习笔记,其中空格处的内容应是(     

A.统一文字B.焚书坑儒C.尊崇儒术D.张骞通西域
2024-03-22更新 | 142次组卷 | 28卷引用: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图册-高中历史图册纲要上册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施政思想的变迁对于古代王朝的国家治理具有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董仲舒把春秋战国时期法家、道家和阴阳五行的学说,掺和于儒家的体系之内,据此来议论政治。其实质是把韩非的专制主义用儒学外衣包装起来,并进一步用阴阳术学加以理论化、神灵化……这一招胜于亡秦之焚书禁学、严刑酷法,不用杀人之身,就能灭人之心,成就韩非的“以法教心”的超常效果。显然其与孔孟的儒家治国之道大相径庭。

——摘编自薛国中《逆鳞集:中国专制史文集》

材料二   “六艺”即“六经”……从战国到汉代,“六经”早已取得公认的“圣典”身份……是“古圣先王”治天下的记录,而“百家”则是战国以下诸子的私家言论……汉代人都相信孔子整理了“六经”,用为教学的基础文本,这才使“六经”得以完整地保存了下来,这一伟大的功勋使他成为周公之后的第一人。

——摘编自余英时《试说科举在中国史上的功能与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的治国思想与孔孟治国思想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的文化政策及其产生的影响。
2023-07-27更新 | 368次组卷 | 15卷引用: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上同步及单元
3 . 汉兴之初,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年后强行罢黜了“黄老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     
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
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调整
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
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
2023-06-17更新 | 586次组卷 | 141卷引用: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课课练)-【圆梦课堂】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讲练备课优选(中外历史纲要上)
4 . 西汉的强盛:思想上:“________”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儒学____地位确立。
2022-10-25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高分必背】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记诵笔记(中外历史纲要上)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西汉的强盛:思想措施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设____博士,儒学独尊地位确立。确立了儒学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正统地位,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统一多民族的文化格局形成。从此,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2022-10-02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4讲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纲要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6 . 尽管董仲舒建议对其他学派加以“灭”“绝”,但汉武帝并未实际推行,只是剥夺了其他学派在官方学校中的传授资格;在官场之中,汉武帝也重用了一批具有法家、黄老道家、阴阳家思想的人物。据此可知汉武帝在治国用人方面的策略是(     
A.外儒内法B.外法内儒C.博采众长D.儒学独尊
7 . 【儒家思想的发展及演变】儒学乃中国传统文化之主脉,在历史长河中儒学不断地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董仲舒不但首倡儒学独尊,而且把孔子的学说宗教化,把封建专制制度的理论系统化,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他给汉武帝献上《天人三策》就是这一思想体系的具体说明,《春秋繁露》是其代表作。董仲舒把自然界的“天”塑造成有意志的人格神,把人间的一切说成是上天有目的的安排,他认为天给人类社会设立了一个最高权力的“君主”,人间的皇帝就是代天意进行赏罚的权威,“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与此同时,他也企图假天之威,对皇帝的过分残暴加以限制。董仲舒还大力宣扬孔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观念,他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三纲、五常是天的安排,是天的意志。董仲舒还提出了“性三品”说,他认为人性是有等级的,圣人生来性善,小人生来性恶,中人之性,可善可恶,上等的圣人是天生的统治者,中人经过“教化”可以变善,惟有下等的小人是命中注定低微卑贱,只能永远当牛做马被奴役。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上)》

材料二   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的思想内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是如何将董仲舒的思想加以实践的。
2022-08-27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纲要上-素养测评
8 . 汉武帝推行的对内措施
措施影响
政治
①解决了汉初王国问题,加强了对地方的监督,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削弱了相权,加强皇权。
经济①抑制富商大贾的实力,加强中央集权;
②增加了政府收入;
③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
思想确立了儒学独尊地位,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2022-08-22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3讲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配套学案)-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分专题精准突破课件与配套学案(新教材专用)
9 . 两汉的更替
(一)西汉的建立与初期统治
西汉的建立:___________年,刘邦建汉,定都___________,史称西汉。
初期的统治:
(1)文景之治:文帝、景帝在位时期,吸取________________的教训,尊奉_____________思想,采取“_______________”政策,减轻赋税、刑罚等,使济经得到明显恢复,社会稳定,史称“文景之治”。
(2)政治制度
①汉承秦制
A、承袭秦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承袭秦朝监察制,汉武帝发展为______________
C、承袭秦朝的__________,郡守县令的任免权归皇帝
D、承袭秦朝的赋役制度,西汉发展为___________,以加强对人民的管理和控制。
②郡国并行: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对中央集权造成严重威胁;
汉景帝时,削减诸侯封地,引发“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8-22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3讲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配套学案)-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分专题精准突破课件与配套学案(新教材专用)
10 . 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三教合归于儒D.现实统治需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