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击匈奴、丝绸之路、西域管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3 道试题
1 . 敦煌汉代悬泉置遗址是已发现的时代最早的邮驿机构,出土悬泉汉简载,“律曰:诸乘置,其传不为急,及乘传者驿驾□令葆马三日,三日中死,负之”。上述记载反映出当时(       
A.边疆与内地联系密切B.匈奴严重威胁中原
C.敦煌郡保障西域安全D.邮驿管理制度严格
2024-05-24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东北三省高三下学期5月份大联考历史试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

夫树国固,必相疑之势也,下数被其殃,上数爽其忧,甚非所以安上而全下也。……然则天下之大计可知已。……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亲者或亡分地以安天下,疏者或制大权以逼天子,……可痛哭者,此病是也。

天下之势方倒县。凡天子者,天下之首,何也?上也。蛮夷者,天下之足,何也?下也。今匈奴嫚姆侵掠,至不敬也,为天下患,至亡已也,而汉岁金絮采缯以奉之。夷狄征令,是主上之操也;天子共贡,是臣下之礼也。足反居上,首顾居下,倒县如此,英之能解,犹为国有人乎?……德可远施,威可远加,而直数百里外威令不信,可为流涕者此也。

——摘自贾谊《治安策》

(1)根据材料,概括贾谊“痛哭”“流涕”的原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解决贾谊“痛哭”“流涕”的措施。
2024-05-15更新 | 18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唐山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第二次模拟演练历史试题
3 . 某官署坐落于靠近以前匈奴单于所在地的位置,是汉朝政府在西域的军事和政治中枢。汉朝还在这里屯田,把哨楼、城墙组成的边防网络向前推移,延伸到中亚地区。据此可知(     
A.该官署位于河西走廊一带B.汉武帝积极开拓西北疆域
C.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D.机构设置促进了商路开通
2024-05-14更新 | 19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台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评估历史试题
4 . 如下图为出土于新疆和田尼雅遗址的汉代炭精制桥纽方印,印文为篆文,分两行刻印“司禾府印”。同一遗址还出土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王侯合昏(婚)千秋万岁宜子孙”等汉字铭文蜀锦。这表明汉代(     

A.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密切B.扩大了郡国并行制度的范围
C.实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D.确立了五行学说的正统地位
2024-04-30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华大新高考联盟高三下学期4月教学质量测评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相较于《史记》,班固将《汉书》中的《匈奴列传》增为上、下两卷,除收录了《史记·匈奴列传》的旧文之外,还增加了从李广利投降匈奴到淮南王刘玄更始末年的史事,从而使匈奴历史有了完整的记载。这反映出东汉时期(       
A.民族关系稳定B.大一统进一步发展
C.边疆治理有效D.华夷观念逐渐淡化
2024-04-23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六)历史试题
6 . 据《汉书》记载:汉武帝重创匈奴后,在河西走廊设立了四郡,“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由此可知,河西四郡的设置(     
A.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B.促使匈奴人大量内迁中原
C.实现了对西域的行政管理D.开通了中国与欧亚的商路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

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第一,和平叙事。中国自古至今求稳定、求平安,不热衷于征战与扩张,主要通过内部治理维护国内的稳定与安全。

第二,发展叙事。中华文明具有包容性和融会贯通性的开放系统,它不断吸收和融入新鲜血液,在“和而不同”中寻求发展。

第三,国情叙事。坚持从国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是新中国历代领导人的思想、行为准则,也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根本遵循。

第四,文化叙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其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建筑风格、民间记忆、传统习俗、医药文化等历久弥坚,成为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其创造并延续的精神追求,更成为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的不竭动力。

——摘编自程曼丽《打破西方话语垄断构建中国叙事体系》

围绕“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选择材料中任意一个方面,结合相关史实,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4-04-12更新 | 153次组卷 | 9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8 . 汉武帝继位后顺应时代的需要,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措施。下列选项中,能够反映汉武帝在稳固边疆、开疆拓土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是(     
A.颁布“推恩令”,大规模削藩B.册封冼夫人,加强对岭南治理
C.派兵北击匈奴,控制河西走廊D.设西域都护府,管理西域军政
2024-04-08更新 | 196次组卷 | 5卷引用:(5大核心考点+40道高频选择题)专题02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张骞出使西域后,乌孙国王看到汉使强大,于是派遣使者“献马”,朝贡于汉;大宛国思汉威,“遣子入侍,质于汉”;安息国闻西汉王朝使者至安息,“令将二万骑迎于东界”。上述材料表明(     
A.西域和中原的联系密切B.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
C.丝绸之路沿线贸易繁荣D.中原王朝政治局面稳定
2024-03-28更新 | 337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高三下学期二轮复习联考(一)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10 . 汉早期服饰样式与楚、秦习俗密切,而汉武帝之后的日常服饰深受齐、鲁地区服饰影响,士兵的甲胄样式带有燕国、代国地区的特色。这表明西汉(       
A.尊崇儒术浸润到社会生活B.服饰文化带有浓厚时代性
C.抗击匈奴的斗争比较突出D.大一统局面促成华夏认同
2024-03-28更新 | 209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2 中国古代经济-【查漏补缺】2024年高考历史复习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