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国崛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00年以后的世界

……

第四编1914年以来西方衰落和成功的世界

……

第二十三章五年计划和大萧条

一、五年计划

战时共产主义

新经济政策

国家计划委员会

农业集体化

工业的发展

对世界历史的意义

二、大萧条

经济崩溃的根源

世界范围的大萧条

社会影响

政治影响

国际影响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第一章殖民帝国先锋—葡萄牙和西班牙

第二章17世纪的荷兰:“海上马车夫”

……

第七章苏联的建立、兴盛和解体

第一节十月革命和建国初期

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成立和列宁主义的诞生

1905年革命

二月革命

两个政权的并存和列宁的“四月提纲”

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和粉碎科尔尼洛夫叛乱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和苏维埃政权在全国的胜利

军事共产主义(战时共产主义)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成立

列宁的建党思想和党建实践

第二节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和凝固

第三节“解冻”、局部改革和僵化

第四节走向资本主义道路和苏联解体

——摘编自齐世荣《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1)关于苏俄(联)建国初期的经济政策,史学家们在史书中有不同的叙述方式。根据材料一、二,说明《全球通史》和《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对苏俄(联)经济政策进行考察的着眼点和编写体例的差异。
(2)根据所学知识,从经济和政治角度分析材料一中“世界范围的大萧条”的“国际影响”。
(3)参考材料二相关内容,选择一个国家(不包括材料中的国家及中国),并为其设计章节目录。
2022-03-27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一)新高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500-2000 年间世界主要国家及其力量源泉

时期国家主要力量源泉
16世纪西班牙黄金、殖民贸易、雇佣军、王朝联系
17世纪荷兰贸易、资本市场、海军
18世纪法国人口、农业、公共管理、军队、文化
19世纪英国工业、政治凝聚力、金融和借贷、海军、自由主义规范、岛国位置
20世纪美国经济规模、科技领导地位、地理位置、军事力量和结盟、全球化文化和自由主义的国际制度

综合上述表格信息,指出一个影响大国崛起的因素,结合世界史(两个国家)的知识加以阐述。(要求:明确指出因素,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0-07-01更新 | 264次组卷 | 1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冷战结束后,美国等西方大国的霸权主义迅速膨胀,对别国内部事务的干预也明显增多,一些原来不具有国际性影响的局部冲突有可能迅速发展成为重大危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内部民族冲突的干预,就提供了一个明显的例证。因此,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大和平”与“小战争”的共生并存,“大和平”使“小战争”得以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中衍生和发展,而“小战争”则成为“大和平”条件下释放郁积矛盾、调整利益关系的一种方式,更成为超级大国维持其统治秩序的手段。

——张宏志《巨变后的反思:苏联解体与中美关系》

材料二:现在,除了“中国崛起”“非洲崛起”和俄罗斯激进的民族主义外,还有“印度崛起”。这些世界大国集团正自信地重新排队。它们传递的消息是,西方的主导地位已经终结。这是政治范畴内的权力转移,而世界经济的权力转移早就开始了。欧洲和美国不再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角色。几百年前欧洲帝国成功占领世界造成的全球失衡又慢慢恢复正常。印度和中国不是在世界舞台上首次报到,它们声称要恢复原来的位置

——多姆尼克.约翰逊《多极化世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冷战结束后世界局势呈现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多极化世界发展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世界多极化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6世纪初,西班牙凭借从事航海活动的先发优势和拥有欧洲最强大的陆军和海军,一度成为海上霸主和欧洲最大的殖民国家。但是重商主义政策并没有给西班牙带来持久的经济繁荣和海上霸权。为了维持欧洲最庞大的军事力量,财政却经常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大量贵金属的流入一方面造成了物价飞涨,民生凋敝,另一方面助长了穷奢极欲的社会风气和好逸恶劳的懒惰习气,而农业生产一直停滞不前,制造业也没有能够发展起来。

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确立海上霸权。1688年“光荣革命”以后,英国逐步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国王的垄断特权被国会立法所终止,作为市场经济基础的私有产权制度得以确立,英国政府逐渐减弱了对经济的控制和干预。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令人惊异和羡慕

—摘编自吴敬琏《大国崛起的五个共同要素》

阅读材料,指大国崛起的因素,并结合其它相关史实对此加以阐述。(要求:明确指出因素,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罗斯福的中国大国地位观集中体现了他的国际关系理念——集体安全的思想,……与威尔逊国际联盟不同的是,罗斯福倡导的联合国是以“警察委员会”作为支柱,他设想把世界划分为几个地区,每个地区都有一个或几个大国维持秩序,这些大国在本地区具有特殊的权利和责任。……罗斯福认为,美、苏、英、中四个国家可以担当大国的角色,……中国在亚洲,尤其在远东地区发挥作用,而有关全球性的和平和安全问题,四大国将共同协商解决,这就是罗斯福的“四警”制思想。

—摘编自赵志辉《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中国观》

材料二   依照罗斯福的对华军事思想,中国军事力量的强大不仅是战时的需要,也是维持战后亚洲和平与安全的需要。由于中国在对日作战中的重要性,在美国的援助下,中国将不仅为反日本法西斯战争作出重大贡献,而且也将因此崛起为一个军事强国,成为美国在远东的军事屏障。

—摘编自赵志辉《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中国观》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罗斯福在“集体安全”上的主张及其实现的途径。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说明罗斯福扶植中国“大国地位”的表现。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6 . 中央电视台隆重推出12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引起广泛关注和思考。阅读下列选自《大国崛起》的解说词,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国之谜依然是一个难解的题目,各国的学者提供的答案也是众说纷纭。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上百位接受采访的国内外专家在谈论这个话题时,都十分看重思想文化的影响力在大国崛起中的作用。”
材料二 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17世纪时,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缔造了一个称霸全球的商业帝国。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有历史学家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
材料三 “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他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历史的教训是:一意逞雄的国家,等于是放弃了从容崛起的主动,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
材料四 “成为大国的原因,或许是一个无法穷尽的话题。大国之谜,无疑是一个多解的答案。”“历史一再证明:没有永远的霸权国家。大国的兴衰交替,是不可避免的历史法则。”
请回答:
(1)在16—17世纪,英国推动自身崛起的文化成就有哪些?
(2)根据材料指出荷兰、英国、美国在经济体制创新方面的贡献。这些创新的共同特征、共同作用各是什么?
(3)20世纪后期哪个国家的兴衰最能说明“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而且“一意逞雄的国家……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结合该国史实加以说明。
(4)当今中国坚持走“和平崛起”的道路,请依据所学知识对此进行简要评价。
2016-11-27更新 | 11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