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俄国农奴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亚历山大二世曾经赢得“解放者”的美誉,也曾经得到过农奴的欢呼,但是他最终被暗杀身亡。这主要是因为他
A.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B.严重损害了农奴主利益
C.遭到资产阶级的反对D.对农民进行了残酷的掠夺
2 . 一个俄国官员在《1861年2月19日宣言》颁布后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该评价
A.客观地反映出废除农奴制对农民的影响
B.是一种完全否定客观事实的溢美之词
C.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奴制改革的社会影响
D.站在封建主阶级的立场上诋毁改革
2016-11-27更新 | 309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1-2012学年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科历史试卷
3 . 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
A.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社会经济与政治的矛盾
C.落后的政治体制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矛盾
D.广大人民与沙皇专制的矛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列宁指出“1861年诞生了1905年,它的真正含义是
A.1905年革命是在1861年不断高涨的农民革命潮流中发生的
B.1861年改革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成为1905年革命的根源
C.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为1905年革命准备了经济条件和阶级条件
D.1905年革命是在1861年改革后,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的基础上产生的
6 . 俄日两国均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俄日两国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B.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C.具有浓厚的军事性和封建性
D.缺乏民主传统
2016-11-18更新 | 882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1年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