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巴比伦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全球通史》中提到两河流域每年都会爆发毁灭性的、不可预测的洪水。有一首苏美尔人的诗写道:“只有人,他的寿命不会很长,无论他做什么,只是一场虚无。”这反映出(     
A.环境恶劣需移民扩张B.西亚农业生产的落后
C.洪水泛滥需制定历法D.地理环境影响人生观
2024-05-23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到公元前2000多年,苏美尔人就按照一定项序摆放他们的泥板档案。乌尔第三王朝的小泥板说明了当时泥板档案的管理办法。在巴比伦时期,文件已经有了严格的归档制度。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占领玛里后,即对玛里档案馆内的泥板档案逐篮进行了重新分类。乌加里特国王档案馆采用了职能分类法,即为每种行政管理职能的档案文件设置一个库房。在亚述时期,亚述国王亚述巴尼拨在首都尼尼微建造了一个大型的档案图书馆,不仅收藏国王的档案文件,也大量收集和复制各种历史文献,按主题把泥板划分为7大类:历史泥板和政府泥板、地理泥板、法律泥板、商业泥板、税册和贡品账目泥板、传说和神话泥板、科学泥板。泥板都装在泥罐内,泥罐则成排地摆放在架子上。每个大类的泥板占用一个房间,在每个房间靠近门口的墙壁上,挂有该房间的泥板清单,类似于现代的架藏目录。

——摘编自黄坤坊《古代两河流域的档案管理技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两河流域档案发展的历程。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古代两河流域档案的发展。
2023-10-08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青桐鸣大联考(周口市项城市五校)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古代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相信每一种自然力的背后都有其主宰,人必须通过祭司沟通神与人的关系,其城市中最重要的建筑物就是神殿。下图为苏美尔人建造的高塔神殿遗址。苏美尔人主要是依靠宗教力量(     

A.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B.提供生存的精神力量
C.树立国王的至高地位D.消除分裂的潜在因素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奴隶可以买卖。自由民捕获逃亡奴隶应归还其主人……自由民窃取神或宫廷之财产者应处死,而收受其赃物者亦处死刑。”同时,将奴隶视为奴隶主财产的一部分,侵犯了这部分财产权亦受法律的严惩。还规定:“自由民将宫廷之奴或婢,或穆什钦努之奴或婢,带出城门外者,应处死。”《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3条规定:“如用手或棒子打断自由人的头骨,应缴纳300阿司,如为奴隶,则为150阿司。”可见,奴隶在社会上不能与自由人平等,法律维护奴隶主利益,阶级属性也是昭然于世。

材料二   《十二铜表法》包括传唤、审理、执行、家长权、继承和监护、所有权和占有、土地和房屋、私犯、公法、宗教法、前五表的补充和后五表的补充等。从遵循“习惯法”到创立一部新法律“成文法”,开创了罗马法制史上一个新的时代。它“不分贵族和平民,所有受害人依法受到同一的保护,所有加害人按法律受相同的制裁”,具有“平等性”;它在条文中明确“禁止无限制的自由报复”,以“仅在双方不能达成和解的情况下”对“同态复仇”加以限制,体现了对个人“生命权”的尊重和司法执法机制的灵活性和审慎性。

——摘编自刘招静《<十二铜表法>——罗马法的起点》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汉谟拉比法典》和《十二铜表法》内容的相似性及其实质。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十二铜表法》的主要内容并对其作出评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美国学者克拉默(1897-1990)于1956年发表《历史发轫于苏美尔人》一书,列举这个民族最早发明、发现或创造的事物,达27项,如最早的学校、最早的两院制议会、最早的历史学家、最早的爱情歌曲、最早的图书目录等等。如果再列举一组迄今为止所知最早或现存最早的发明创造是(     
①象形文字   ②楔形文字   ③阿拉伯数字   ④《汉谟拉比法典》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6 . 早期先民进入农耕时代后,由于定居生活方式和农业灌溉的需要,首选的居住地便是水源丰沛地区,但随之而来的便是洪水灾害以及人们治理水灾的种种斗争。能够反映早期先民与洪水斗争的史诗或传说有(       
①《摩诃婆罗多》       ②《罗摩衍那》       ③大禹治水       ④《吉尔伽美什》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7日内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7 . 信息与载体2022年春季疫情再起,丰富的电子资源有力地支撑了在线学习,也提醒我们关注人类史上信息载体的变化。
(1)原始先民通过绘制岩画,记录生产生活状况。以下描绘收割场景的岩画反映当时出现了(     
A.畜牧业B.采集渔猎C.商品交换D.原始农业
(2)进入文明社会后,各地出现了形式各异的书写载体。请将下列载体与其诞生地域相匹配。

(3)中国为世界书写材料的改进作出了重大贡献。请将下列文物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_______。(填字母)

(4)下列人物中,改进造纸术使纸张成为主要书写材料的是(     
A.司马迁B.董仲舒C.蔡伦D.班固
(5)造纸术从中国向世界各地传播。依据下图及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

①公元2世纪初期,造纸术出现于洛阳。
②造纸术外传的第一站是日本。
③造纸术大致沿着丝绸之路向西传播。
④造纸术在中古时期传到欧洲。
(6)北宋沈括曾写道:“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若只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段史料赞扬的是(     
A.造纸术B.雕版印刷术C.活字印刷术D.指南针
(7)计算机和互联网正取代纸张成为信息的主要载体,这是哪次经济变革的结果?(     
A.农业革命B.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D.信息技术革命
(8)综合以上材料,信息载体的变化反映了人类社会哪些发展趋势?
2024-02-2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模拟练习历史试题
8 . 人类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实现了对马的驯化。现有考古资料显示,家马最早驯化于距今5000年前后的中亚阿姆河和锡尔河地区,包括中国黄河流域在内的多个地区也较早完成了对马的驯化。马和马车是古代人类重要的交通和作战工具。世界上最早使用马拉战车的是(     
A.苏美尔人B.印欧人C.埃及人D.日耳曼人
2024-05-13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四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苏美尔城邦时期,各城邦之间已通过协商确定运河使用方案,以解决各自城邦的农田用水问题。由此可知,苏美尔(     
A.重视水力资源开发B.运河航运功能发达
C.中央集权体制初具D.区域交通的网络化
2023-07-16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滑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在《汉谟拉比法典》之前,两河流域就已经有过很多的法典,如《伊新国王李比特·伊斯达法典》和《埃什嫩那国王俾拉拉马法典》等。由此推断当时两河流域(     
A.民主政治促进了法律的制定B.法老被视为神和法律的代表
C.法律在政治中至高无上的地位D.法律成为维护统治的重要手段
2023-07-14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