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印度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6年冬至1878年,郭嵩焘奉命出使英国并担任驻英公使。以下内容节选自他在伦敦的日记:

光绪二年十二月初八日晚所过灯烛辉煌,光明如昼,近伦敦处尤盛。……街市灯如明星万点,车马滔滔,七成烟雾。阂闲之盛,宫室之美,殆无复加矣。

光绪三年二月初一日凡设电报数百千座,每座一人,垂髫女子至八百余人。电报各异式,而总分三等。一设二十六字母,用指按之,以桌垫长短成文,而视其断续成句,此新式也。……光绪三年二月三十日赴下议院听会议事件……议员阿定敦、阿葛尔得与兵部尚书哈尔谛辩论……诘政府因循坐视,不能出一计,定一谋,其言颇强坐以无能。

光绪三年九月廿四日托稷臣九格林壳罗斯书馆购觅罗阿得、弗来明金根两种《电学》、拍尔塞《藏学》(即矿藏学)……

——摘编自郭嵩焘《使西纪程》

材料二   中外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中国外国
距今约1万年进入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和
畜牧业产生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产生
距今约5000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晚期,黄
河中下游有龙山文化,辽河上游有红山文化,长江下游有良渚文化
约公元前3100埃及初步实现统一
约公元前2900苏美尔地区产生一系
列城市国家
约公元前2070年—
约前1600
夏朝时期
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基本统
一两河流域
约公元前1600年—
771
商朝和西周时期
770年—前221春秋战国时期
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开始兴起
公元前6世纪恒河流域产生一系列国家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下)》


(1)提取材料一中相关历史信息,并说明该信息对研究19世纪晚期英国社会状况的史料价值。
(2)提取材料二中相关历史信息,以“古代文明的产生和特点”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表述成文,条理清晰,史论结合。)
2022-01-09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世界各个地域的早期人类社会是人类多样文化的源头,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人民共同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以下是人类早期文化的史料与评价,其中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史料评价
A那尔迈调色板是埃及象形文字的代表这是迄今世界最早的文字
B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化的印章文字古代印度早期文化的代表
C玛雅人建造的规模宏大的金字塔这是国王权力的象征
D亚述帝国王宫的人首飞牛石雕象征神权的至高无上
A.AB.BC.CD.D

3 . 地理空间是人类活动的舞台。阅读《古代亚非欧区域文明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选项对下图中的古代世界描述正确的是(     

A.A是古希腊,B是古罗马B.C是两河流域,D是埃及
C.D是埃及,E是两河流域D.G是中国,F是埃及
2.中国人对金字塔的命名是基于其(     
A.价值B.形状C.功能D.声誉
3.某班要进行一场关于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历史话剧表演,他们采用的台词应是(     
A.“以眼还眼,以牙还牙。”B.“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
C.“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D.“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4.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其中伊斯兰教的诞生地位于上图中的(     
A.A处B.D处C.E处D.F处
5.穿越时空隧道, “我”经商来到古希腊雅典,这里正在召开公民大会,人们纷纷涌向会场,当我想进入会场时却被拒之门外, “我”被拒之门外主要由于我是(     
A.商人B.妇女C.外邦人D.成年男性公民
6.小亚细亚是一个历史名称,其范围相当于今天的土耳其共和国,是连接亚欧大陆的通道。自公元1世纪起,这里先后处于几个跨洲大帝国统治下。按时序,这些帝国依次是(     
A.罗马/拜占庭/奥斯曼/阿拉伯帝国B.拜占庭/阿拉伯/罗马/奥斯曼帝国
C.罗马/拜占庭/阿拉伯/奥斯曼帝国D.罗马/阿拉伯/奥斯曼/拜占庭帝国
7.从地理环境看,古代文明具有的共同点是:____
8.从文明成果看,下列文明成果(从左至右分别为①②③④)分别属于《古代亚非欧区域文明示意图》中何区域(涂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上):

____区域,②____区域,③____区域,④____区域。
9.综合上述信息,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具有哪些重要特征?
2024-02-22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种姓制度是印度社会重要的特征,在世界其他地区的古代历史上,也曾存在过种姓制度,但印度的种姓制度最森严,存在的时间最久。复杂的生态、语言、宗教、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等因素都对种姓制度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在社会动荡的情况下,种姓观念所蕴含的秩序性有很大价值。新的统治者经常引用种姓的等级观念在附庸农民和次级种姓中树立权威,他们将宗教法规和委任管理联系起来以证明其权力的合法性。印度独立后,国大党的领导人想要取消种姓制度,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但是鉴于种姓制度的影响力和对民族国家建立的重要性,即使国大党也难以消除种姓制度的顽疾。尼赫鲁曾指出:“种姓制度及其相关的许多东西是完全不协调的、反动的、拘束的,并且是进步的障碍。”同时他又认为:“在印度人们保持着种姓制的条件下,印度终归是印度。”

——摘编自李建阁《印度种姓制度的嬗变》

材料二   印度学者维兰德拉·辛格指出:“印度种姓制将亲族、地位、等级、职业、阶级、人种(文化)以及权力等都协调地组织为一体,创造出一个强大、错综完整的分层体系。这个体系十分适合早期国家组织治理下的农业生产,因为它严格地区分了主要生产资源的所有者和非所有者。”

——摘编自张红《试析印度的原工业化及其中断》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印度种姓制度能够“存在的时间最久”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影响。
2023-08-2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保山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01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每年的5月21日为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和发展日(简称“世界文化发展日),其宗旨为“为多样性和包容做一件事”。2021年5月,在第20个世界文化发展日,某学校制作了以“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为主题的一系列展板。

展板一:古文字中的世界文化

两河流域形文字文物代表埃及象形文字文物代表那尔迈调色板中国甲骨文

古代西亚的禊形文字、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中国的甲骨文等古文字,在长期失传之后,经过近代人长期不懈的研究逐渐被成功释读。但还有一些文字,如印度河流域的印章文字和美洲玛雅人的文字,仍未被释读出来


(1)根据展板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以来释读古文字的价值。

展板二:学者眼中的世界文化

人类学家博厄斯认为:“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群体,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群体的经验。一个社会群体所获得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群体;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大体上,文化最原始的部落也就是那些长期与世隔绝的部落。因而,它们不能从邻近部落所取得的文化成就中获得好处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等译《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2)根据材料并运用相关史实,谈谈你对文化交流重要性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