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印度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种姓制度是印度社会重要的特征,在世界其他地区的古代历史上,也曾存在过种姓制度,但印度的种姓制度最森严,存在的时间最久。复杂的生态、语言、宗教、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等因素都对种姓制度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在社会动荡的情况下,种姓观念所蕴含的秩序性有很大价值。新的统治者经常引用种姓的等级观念在附庸农民和次级种姓中树立权威,他们将宗教法规和委任管理联系起来以证明其权力的合法性。印度独立后,国大党的领导人想要取消种姓制度,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但是鉴于种姓制度的影响力和对民族国家建立的重要性,即使国大党也难以消除种姓制度的顽疾。尼赫鲁曾指出:“种姓制度及其相关的许多东西是完全不协调的、反动的、拘束的,并且是进步的障碍。”同时他又认为:“在印度人们保持着种姓制的条件下,印度终归是印度。”

——摘编自李建阁《印度种姓制度的嬗变》

材料二   印度学者维兰德拉·辛格指出:“印度种姓制将亲族、地位、等级、职业、阶级、人种(文化)以及权力等都协调地组织为一体,创造出一个强大、错综完整的分层体系。这个体系十分适合早期国家组织治理下的农业生产,因为它严格地区分了主要生产资源的所有者和非所有者。”

——摘编自张红《试析印度的原工业化及其中断》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印度种姓制度能够“存在的时间最久”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影响。
2023-08-2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保山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