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大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7 道试题
1 . 在法国,经过1870年9月,1871年8月与1875年1月三次努力才赢得一个勉勉强强的共和国。由此可知法国
A.共和国很快会夭折B.共和派不占优势C.共和之路非常艰难D.共和观念很难普及
2 . 法国《1791年宪法》在选举制度上规定,按照公民纳税额来确定选举权,每年缴纳直接税达三天工资以上者称“积极公民”,有选举权;《1793年宪法》则规定,凡年满21岁的男子都享有选举权。出现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启蒙运动的影响B.法国大革命的推动C.工业革命的影响D.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3 . 1875年1月30日,法国国民会议以一票的多数通过了大学教师瓦隆提出的政权组织法,间接承认法国为共和国,而当时738名代表中仅有200人赞成民主制。反映了
A.共和政体的确立艰难曲折
B.民主政治是发展潮流
C.保皇派在斗争中彻底失败
D.法国政体极不完善
5 . 雨果在小说《九三年》中描述1793年法国唯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会,“既是正式选举会议又是十字街头,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是法庭又是被告”。这里的国民公会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A.三权分立B.君主立宪C.人民主权D.法律至上
2017-08-04更新 | 5543次组卷 | 96卷引用:河南省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前强化训练历史试题
6 . “历史仿佛在故意卖弄哲理,几次革命都未能巩固共和国,一帮落魄贵族在走投无路中找到的权宜之计,却成了法兰西共和国的真正起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落魄贵族是法国大革命主导力量
B.直到此时法国才第一次建立起共和国
C.1875年宪法标志第三共和国建立
D.法国共和制的最终确立是妥协的产物
2017-04-01更新 | 367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南省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竞赛选拔考试历史试题
7 . 1791年7月14日,罗伯斯庇尔在一次集会上说:“国王是不可侵犯的!但是,难道人民不也是不可侵犯的吗?国王的不可授犯性是虚构的,而人民的不可侵犯性却是自然的神圣权利所规定的。”这段演说(        
A.为处死国王提供了理论依据B.深刻体现了“主权在民”思想
C.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D.反抗国王权威,强调个人自由
8 . 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正因为过程的曲折与反复,近代西方历史上某国曾获得了“各种政体的试验场”的称号。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个国家应是(        
A.英国B.德国C.美国D.法国
2017-02-23更新 | 309次组卷 | 32卷引用:2011届河南省豫南九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卷
9 . 在世界近代史上,有个国家曾被称为“各种政体的试验场"、“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这个国家应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2017-02-17更新 | 397次组卷 | 29卷引用:河南省永城市实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10 .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指出“法国大革命前二十年,人口在增加,财富增长得更快。……国家因战争负债累累;但是个人继续发财致富,他们变得更勤奋,更富于事业心,更有创造性……一场浩劫怎能避免呢?一方面是一个民族,其中发财欲望每日每时都在膨胀;另一方面是一个政府,它不断刺激这种新热情,又不断从中作梗,点燃了它又把它扑灭,就这样从两方面催促自己的毁灭。”作者观点的实质是
A.经济繁荣加速了革命的到来B.革命往往会在对苛政“感受最轻的地方”爆发
C.专制社会里,民众会变得越来越自私自利D.中间势力难以生存的社会,是“最难摆脱专制政府的社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