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族主义、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从19世纪起对欧洲历史和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社会主义在多数方面是18世纪和19世纪初叶的古典自由主义的对立面,因为社会主义提倡有利于整个社会利益的社会管理或生产资料所有制。自由主义强调个人和个人权利,社会主义则强调社会和社会的集体福利。在近代初期,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中描绘了一种理想的国家,其公民不是因其财富或祖先,而是因他们对国家的贡献才受到尊敬。马克思的学说对整个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如今已成为决定历史进程的最重大的力量之一。其原因可在马克思学说的性质和吸引力中找到。这些学说给各地的工人以一种自信的感觉,使他们确信未来是属于他们的。因为剩余价值理论不是已证明资本主义的崩溃是不可避免的吗?马克思主义还使工人们行动起来、富有战斗精神,因为阶级斗争理论已证实:要赢得社会主义的美好社会,不是靠慈善的捐助人的帮助,而是靠工人本身的努力。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我们所讲的民族主义是近代以来围绕民族理念,以民族国家独立为核心的思潮和实践。马克思恩格斯亲历的1848年革命,波兰、爱尔兰的民族解放运动以及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等都是典型的民族主义运动,与美国独立战争和紧随其后的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性质相同。而当时的中国和印度,尚未产生现代意义上的民族理念,他们的斗争只是被压迫民族对侵略者的自发性反抗,和进入20世纪以后在中国同盟会(国民党)、印度国大党领导下的两国真正的民族主义运动是有区别的。但就其反对民族压迫的性质以及与欧洲民族运动同时代的背景来说,马克思、恩格斯对这些民族反压迫斗争的论述也可视为他们民族主义认识的一部分。

——摘编自王希恩《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主义观》


(1)根据材料一,归纳早期社会主义者的理想诉求,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亚洲民族主义运动和欧美民族主义运动的不同点,并说明造成不同的因素。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19世纪民族主义、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潮兴起的共同根源。
2 . 亚洲的民族解放与发展

材料一   1885年,印度民族资产阶级成立国民大会党,积极要求民族平等和自治。1905年,印度国民大会党领袖提拉克提出联合人民群众的力量,与英国殖民者进行坚决的斗争,推翻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1908年,孟买10多万工人为抗议英国殖民当局对提拉克的迫害举行了政治总罢工。

1896-1897年,菲律宾人民为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进行民族独立战争,1899-1902年,又开展抗美卫国战争。菲律宾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推翻西班牙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以及打碎封建大庄园、平均分配土地等口号。在此期间,华侨投身革命,与菲律宾人民并肩作战。菲律宾革命者也支持中国革命,赠款10万元给孙中山作为革命活动经费,并派革命志士到中国参加反清起义的准备。

20世纪初,中国革命家章太炎在《民报》上转载印度报刊中印度资产阶级激进派的文章,支持印度人民的革命斗争。章太炎联合印度、缅甸、菲律宾、朝鲜等国的革命者,成立“亚洲和亲会”。“亚洲和亲会”章程规定:“在亚洲各国中,如有一国爆发革命,其它会员国应竭尽全力给予直接或间接的帮助。”

材料二

国家经济发展状况
新加坡1965年独立后,政府制定“出口主导型”的工业化战略;1979 年,实行工业技术升级,建立高技术、高工艺、高附加值、有出口竞争能力的新兴工业企业。
韩国1964年,提出“出口第一主义”“贸易立国”等口号,引进外资和技术,利用本国廉价劳动力开办工厂。20 世纪80年代,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
马来西亚20世纪60年代,中央政府用政策刺激经济发展;70年代,实施新经济政策,从对采矿和农业的依赖转向制造业,创造条件吸引外资,并以出口贸易推动经济增长
沙特阿拉伯20世纪60年代,政府通过立法和国有化措施,推进石油经济民族主义;80年代,石油权益实现国有化。国家利用对外合资经营、重视科研教育及鼓励私人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综合进步,最终发展为“喷气机加计算机”的石油富国。
(1)归纳材料一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对20世纪60至80年代亚洲新兴民族国家经济发展原因做出解释。(要求:请选择其经济发展原因的三个角度,进行论述,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5-15更新 | 733次组卷 | 13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随着殖民统治的相继垮台,传统式的纵向联系的统治方式迅速中断,于是拉丁美洲_上层出现了“政治真空”,下层形成了一盘散沙的混乱局面。在这种形势下,究竞谁主沉浮?明显地摆到了拉丁美洲西班牙语各国的各阶级、各集团代表人物的面前,在缺乏政治调节机制下,以暴力夺取政权,就成为势所必然。原葡萄牙殖民地巴西与此相反,葡萄牙王室看到巴西独立已不可避免,便甩开葡萄牙议会,与巴西的大地产主、高级军官和天主教会等势力结成联盟,因势利导地宣布了独立,从而避免了出现政治真空,也就避免了考迪罗。

——摘编自陆国俊《略论考迪罗和考迪罗主义》

材料三:土生印度精英推动了一系列印度教改革运动,号召“重返吠陀”,试图将对印度传统文化的解释权从东方主义殖民者手中夺回,赋予《薄伽梵歌》等印度教经典以行动主义的自信、热忱与活力。以萨拉斯沃蒂、蒂拉克、甘地等为代表的土生印度精英提出“司瓦拉吉”(Swaraj,意即民族自治)是印度民族特有的“达摩”(意即使命),号召建立“印度人的印度”。

——陆洋《英属印度的殖民统治、法律移植与民族认同》


(1)结合所学指出拿破仑帝国覆灭的年份。充分利用材料-地图的信息(含图例),概括拿破仑战争后的欧洲政治局势。
(2)参考材料一二三,自选一个角度,运用19和20世纪的相关史实,围绕“战争对文化的影响”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2023-06-02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重点中学拔尖学生培养联盟2023届高三6月适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甘地最大的功绩是通过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结束英国殖民统治,领导印度获得独立。种姓制度等级分明,管理严格。这种非暴力抵抗的传统在印度由来已久。甘地的学说受到西方非暴力思想和无政府主义的影响,但更主要还是源自本土深厚的文化积淀,例如印度传统宗教之一耆那教中的非暴力教义,因此甘地才有机会形成较为完整的非暴力不合作学说。另外,甘地还强调平等、牺牲、不占有、不记仇、艰苦朴素、自力更生等各种美德。经过东西融合,作为充满宗教思维的新学说,如果只是说说,也就是老古董新包装。不过印度顽固的种姓制度却令甘地的学说继往开来,大有用武之地。圣雄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对启发印度人民群众,宣传独立思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向统治者乞求独立,只能是“与虎谋皮”!

——摘编自丁舟《圣人甘地,我们无需崇拜他》

材料二现代意义上的黑人民权运动,肇始于“一战”前后,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和美国迈入工业社会,自上世纪一零年代中期开始一直到“经济大萧条”爆发,大量黑人从南部腹地涌入北部工业区、从乡村涌入城市,史称“黑人迁移运动”。这一运动引发了黑人种族意识的觉醒和争取民族权利的斗争:文化上,纽约哈莱姆区的黑人掀起了“哈莱姆文艺复兴”,一大批作家、诗人和艺术家及其作品涌现,现代黑人文化奠基;而在政治和社会领域,马库斯·加维领导的“加维运动”——号召“回到非洲”建立黑人自己的国家——成为了五六十年代黑人民权运动的先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朝鲜战争期间,由于有黑人参加作战,军队中取消了种族隔离制度,这一事实推动了国内黑人争取民权的斗争。1955年,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爆发反对公交汽车种族隔离政策的全面罢乘事件,而领导黑人进行罢乘的,便是在蒙哥马利市担任牧师的马丁·路德·金。1956年12月,美国最高法院宣布阿拉巴马州的种族隔离法律违反宪法。为了将民权事业向前推进,金在1957年建立了南方基督教领袖会议。

1959年,他还前往印度学习甘地的非暴力理念。至此,马丁·路德·金开始成为六十年代黑人民权运动,或者说,“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旗帜。1963年肯尼迪总统发布了范围广泛的《平权法案》,其中要求在就业和就学方面不只局限于平等的原则,而应对黑人等少数民族提供优先考虑和机会,使得黑人和少数民族的处境得到了明显的实质性改善,这是美国民权运动史上又一件举足轻重的革命性之举。50、60年代黑人的民权运动与反抗斗争尽管从法律上清除了长期以来存在于美国社会方方面面的种族歧视与隔离,但却未能消灭美国社会中根深蒂固制度化的种族主义。

——摘编自《从非暴力抵抗到暴力革命:黑人民权运动的演化》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甘地学说的思想渊源,并简要评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分析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及影响。
2023-05-23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