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90年,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向国会提出了《关于建立国民银行的报告》,由此产生了美国第一银行(1791-1811)和第二银行(1816-1836)第一、第二银行逐渐发展为对全国货币银行体系进行集中管理的中央银行,具有代理政府财政的特殊地位,如代收税款,接收政府存款等,使之掌握了大量地方商业银行的银行券,两行实际上可以减少或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紧缩和扩张信贷。为了摆脱联邦政府的控制,19世纪50年代,自由银行制度在全国扩展,至南北战争爆发,全国约有1600家州立银行,共发行货币7000多种。劣币、假币充斥流通领域,普通人根本无法鉴别,以致专门鉴定货币真伪良劣成了时尚的职业。鉴于混乱的货币银行制度,1864年,《国民银行法》确立,新的国民银行体系并没有一个集中管理的中央银行,而是由联邦政府特许建立了众多家国民银行。各国民银行发行银行券,但必须以联邦政府价券为担保,但技术层面上缺乏严密性和科学性。此后,工商业银行家掀起了银行改革运动。

——摘编自陈明《美国早期银行纷争及其深远影响》

材料二   在中国新式银行兴起之前和兴起之初,中国的金融势力完全操于外国银行及钱庄手127年,中国本国的新式银行创办多达311家,创办资本总额约19943.8万元。从实存数来看,1911年末中国的本国银行共存16家,资本21355万元,到1925年,家发展到158家,实收资本总额16914万元,有专家对1925年全国银行,钱庄总资力的估算,外国在华银行占其中的32.1%,中外合办银行占4.6%.钱庄占22.5%,而华资银行占到40.8%华资银行的实力不容忽视。

——摘编自许纪霖等《中国现代化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国民银行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重视金融业的重要意义。
2022-02-19更新 | 148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诊断性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20-21高一下·全国·课时练习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870年以后出现的营建帝国的巨大浪潮被称为“新帝国主义”,它使地球的很大一部分表面成为欧洲少数强国的附属物。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06年,提拉克在对印度民众的一次演讲中说:“你们的工业……是被外国的统治摧毁的;你们的财富正流向国外,你们已经沦落到任何人类都不可能沦落到的最低水平。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能靠请愿,唯有抵制。……准备好你们的武器……然后就开始干吧”

材料三   亚洲觉醒是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的觉醒,是世界意识的形成。

它在伊朗表现为立宪革命,成为亚洲觉醒时期东方民族民主革命潮流的先声。

在印度,提拉克建立国大党,提出民族独立的纲领,以建立美国或法国式的民主共和国为政治目标,要求经济独立,以抵制英货斗争为手段,以启迪民族意识、建设精神文明为主要内容进行民族教育。斗争中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中国的辛亥革命是亚洲觉醒运动的顶点。它结束了清朝专制统治,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亚洲觉醒标志着亚洲国家向现代化迈出了第一步,标志着20世纪东方民族民主革命时代的到来。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西方列强统治对殖民地国家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民族独立运动兴起的原因。
(3)综合材料三信息简要说明,亚洲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历史意义。
2021-05-05更新 | 276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1年印度共修成铁路1588英里,到1901年已是25373英里,投资总额为2.267亿英镑,仅利润每年就达600万英镑左右。……铁路把内地与沿海城市联结起来,打破了交通闭塞状态;铁路和机车的维修促使在印度建立修配厂,促进采煤业发展;使人开阔眼界,促进人际交往和信息交流,增进统一观念,对打破种姓界限也起了相当作用。

电报线的架设速度加快。1860—1861年度为11093英里,1890—1891年度增加到37070英里。极大地方便了商业联系,当然也方便了英国对印度的政治控制。

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使印度的面貌开始发生重大变化。1894年,印度工厂有815家(大、中、小厂都在内),平均每日使用工人数349810。交通设施有了很大进步,铁路、公路、水路已把全国各地城市紧密联结起来。1865年,印度与欧洲的第一条电报线架成,这意味着印度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进一步增强。随着大工业兴起,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城市人口迅速增加。1872年,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是8.7%,1901年增长到10.84%。1901年,全印度10万人以上的城市有24个,5—10万人的城市有42个,2—5万人的城市135个,1—2万的城市393个。

——摘编自林承节著《印度史》(第2版)


(1)概括印度殖民地经济发展的表现。

材料二   亚洲觉醒是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的觉醒,是世界意识的形成。

它在伊朗表现为立宪革命,成为亚洲民族民主革命的先声。

在印度,提拉克建立国大党,提出民族独立的纲领,以建立美国或法国式的民族共和国为政治目标,要求经济独立,以抑制英货斗争为手段,以启迪民族意识、建设精神文明为主要内容进行民族教育。斗争中,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中国的辛亥革命是亚洲觉醒运动的顶点。结束了清朝专制统治,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亚洲觉醒标志着亚洲国家向现代化迈出了第一步,标志着20世纪东方民族民主革命时代的到来。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册


(2)简要说明,亚洲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历史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