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 道试题
1 . 20世纪初,一场革命风暴席卷亚洲。列宁于1913年5月7日在《真理报》上发表文章,对这场新的革命风暴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热情的赞颂,称之为“亚洲的觉醒”,他认为是亚洲各国人民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这一觉醒的根本前提是:
A.封建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B.封建王公势力得到一定发展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一定发展D.欧洲探险者进一步深入亚洲腹地探险
2 .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亚洲爆发了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形成了民族解放运动的第三次高潮,列宁称之为“亚洲的觉醒”。这一运动根源于
A.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B.亚洲人民反帝斗争走向联合
C.亚洲民族民主革命运动高涨D.世界殖民体系的衰退和瓦解
3 . 某博物馆展出以下几位历史人物,该展的主题有可能是()

  孙中山          甘地      苏加诺
A.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领导者B.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者
C.世界反法西斯主义的倡导者D.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反对者
4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各国民族忧患意识觉醒,出现了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伊朗的立宪革命,中国的辛亥革命。这些运动与19世纪中期的民族解放运动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
A.反帝与反封建相结合B.各阶层人民广泛参加
C.武装斗争和政治斗争相结合D.民族资产阶级起了领导作用
5 . 20世纪初兴起的亚洲革命风暴,是继19世纪初拉丁美洲革命风暴之后的全世界历史新阶段的重大标志性事件,是第三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历史性开端。列宁把这次革命风暴称为“亚洲觉醒”。之所以被称为“亚洲觉醒”,主要是因为
A.民族资产阶级成为革命领导阶级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社会主义国家地理范围不断扩大D.革命后各国实现了民族独立
2022-05-23更新 | 1853次组卷 | 3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滑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某同学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关键词有“海地独立”、“巴西独立”、“墨西哥资产阶级宪法”、“中国辛亥革命”、“埃塞俄比亚独立”。据此推断,他研究的主题是
A.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B.拉美的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
C.动荡不安的国际局势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鲁迅笔下的阿Q剪掉了自己的长辫子就认为自己革命了,这个“革命”是指
A.维新变法B.土地革命C.辛亥革命D.新民主主义革命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代中国历史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这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障碍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因此,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历史主题是……

——苑书义《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材料二   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

材料三   “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义是正确的。”

——毛泽东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提出这一主要问题的依据是什么?
(2)根据下列表格的提示,写出其中字母A、B、C、D代表的历史含义。
大事件主要领导人革命性质
A洪秀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辛亥革命BC
五四运动陈独秀、李大钊D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出毛泽东创造性地将中国革命引向了什么道路?
(4)你从上述材料和民主革命的重大事件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2022-03-06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永善、绥江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这其实是一场不流血的革命……到了1688年,英国的统治阶层已齐心协力,下决心要把詹姆士二世搞下台。他们不能容忍专制制度的恢复,更不能接受天主教的复辟;但同时,他们也不愿再看到新的革命,不愿让下层民众再参与国家政体的设计。它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只是换了国王,新国王还具有继承王位的最直接条件。但实质上新国王是由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

——摘编自钱乘旦、许明洁《英国通史》

材料二   《清帝逊位诏书》这个中国版的“光荣革命”,就其宪法义理上看,所表现出的核心原则……是和平原则。和平与暴力相对立,与战争相对立,面对着中华民国肇始之际的革命激进主义,清王室最终选择了以和平逊位的方式,将统治权转让给未来的共和立宪国体,由此避免了频仍不断的战争烽火和生灵涂炭。

——选自高全喜《政治宪法学视野中的〈清帝逊位诏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这场“不流血的革命”发生的原因,结合所学,分析它对国王与议会权力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清帝逊位诏书》发布的意义。
2022-02-04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阿拉善盟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