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谁挑起了一战:协约国?同盟国?

一、问题缘起

《凡尔赛和约》第231条将德国及其盟国认定为一战的唯一责任方,引发了学界对一战战争责任的讨论。

二、几种观点最初,学界一般认为背负战责的主要有德国、奥匈帝国、英国、俄国。

20世纪2050年代,“罪责皆有说”及“无责任主体论”相继产生,前者认为罪责应由各参战大国共同承担,后者认为参战国高层并无一人意图发动战争。

20世纪60年代,以费舍尔为代表的左翼学者重捉提“罪在德国论”,他将两次世界大战联系到一起,认为它们都是德国为夺取世界霸权发动的侵略战争。

中国学界主流观点认为,同盟体系的建立加剧了两大对立集团之间的竞争,导致了国际关系的全面恶化和战争的爆发。

三、部分史料

史料1   1897年,英国杂志《星期六评论》说:德国的商贩和英国的行商……在地球上每个角落里都彼此竞争。无数小冲突会成为大战的借口,总有一天世界上会发生这种大战。假使德国明天从地面上被消灭掉,那么,后天在世界上就找不到一个不因此而更富的英国人。过去,各国为争夺某一城市或某种遗产而厮杀若干年,难道现在它们不.应该为每年五十亿英镑的商业收入而从事战争吗?

——摘编自周一良、吴于廑总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史料2   

1914年欧洲部分列强占有的殖民地统计表

国家占有的殖民地数/个殖民地人口/人
英国553.9亿
法国296235
德国101307
比利时11500
葡萄牙8968
荷兰83741
意大利4139

史料3   帝国主义是发展到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已经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突出意义、国际托拉斯开始瓜分世界、一些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把世界全部领土瓜分完毕这一阶段的资本主义。

——摘自【苏】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史料4   德皇威廉二世曾这样阐述其“世界政策”:“德国要推行的世界政策将为商船船队和海军的发展所支持,德国的未来是在海上的,德意志帝国要成为世界帝国。在地球遥远的地方,到处都居住着我们的同胞。德国的货物,德国的知识,德国的勤奋,要漂洋过海。”

——摘编自袁明著《国际关系史》


(1)选取史料,对应说明下表中的观点。
观点史料说明
“四国罪责说"
“罪责皆有论”
“罪在德国论”
(2)就“谁挑起了一战”这一问题谈谈你的认识。(要求:立论正确、论据充分、逻辑严谨)
2021-12-16更新 | 246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2届高三12月抽测历史试题(A卷)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之后的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大国崛起》解词》

材料二   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看见帝国上空的夕阳时,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1894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各大国之首,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英美德法四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的比重

187031.8%23%13.2%10%
191314%38%16%6%

——整理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至19世纪上半期为英国傲视全球提供支撑的政治、经济因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崛起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科技因素。
(3)据材料三,指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发展出现的现象,并分析其对世界局势产生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资本主义发展的认识。
3 . “战争与和平”始终是人类共同关心的重要话题,是20世纪世界史十分突出的主题。国际学术界普遍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历史甚至世界历史的转折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就大战爆发的原因问题……除了认同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所指出的帝国主义是侵略和战争的根源,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源之外,还要研究这场大战爆发的远因和近因。就远因也就是基本原因来说,要从更长的历史时段来考察;就近因来说,主要是指对战争爆发的直接责任的问题的研究。《凡尔赛和约》第231条规定:德国及其同盟国应当承担战争的责任。但是,1919年以后,特别是《凡尔赛和约》签订之后,德国并不承认自己对战争负有责任,加上许多外交文件的陆续出版和名人回忆录的出现,便促进了对大战爆发的近因问题的探讨。这些研究的基本看法是:战争的责任并不全在德国,协约国也负有其责;有些学者甚至认为协约国的责任大于同盟国。

——徐蓝《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研究的一些思考》

材料二   1880~1913年各大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的相对份额(%)

国家188019001913
英国18.518.513.6
德国8.513.214.8
法国7.86.86.1
俄国7.68.88.2
奥匈帝国4.44.74.4
意大利2.52.52.4

1880~1914年各大国的陆海军人数(单位:万人)

国家188019001914
俄国79.1116.2135.2
法国54.371.591.0
德国42.652.489.1
英国36.762.453.2
奥匈帝国24.638.544.4

——据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三   一战时期德国宣传漫画


左图:将战争比喻成打牌:德国是大庄家和赢家,其他人一脸沮丧。美国人在一旁观看,并未参与。德国人应该可以放心了:胜利无论如何都是板上钉钉。

右图:衣着光鲜的女士欢送即将从柏林勃兰登堡启程奔赴前线的士兵。老人和孩子骄傲地为士兵背着步枪。宣传画试图使人们忘记战争将使这些士兵失去生命。

——【德】布里吉特·哈曼《一战画传》


(1)材料一中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和责任问题”的探讨体现了史学研究的什么原则?依据材料“研究这场大战爆发的远因和近因”的方法,可以选取哪些视角和事件?
(2)依据材料二,可以推出怎样的历史结论?
(3)依据材料三,谈谈你对一战还有哪些认识?
2021-09-07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三历史开学摸底测试(中外历史纲要下)-试卷01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根据1880年国际《马德里公约》的规定,各大国在摩洛哥都享有平等的权利。20世纪初,法国通过在其他地区作出让步,换取意大利、英国和西班牙同意它在摩洛哥有权“自由行事”。摩洛哥是南扼直布罗陀海峡的战略基地和铁矿产地,德国早就企图攫取它。19053月,德皇威廉二世访问摩洛哥的丹吉尔港,发表挑衅性演说,声称摩洛哥素丹是“独立君主”,列强在摩洛哥“地位绝对平等”。随后,德国首相毕洛夫要求召开国际会议解决摩洛哥问题,并以战争相威胁。这就造成了第一次摩洛哥危机,但是由于英、俄两国支持法国,德国被迫让步,危机得以缓解。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三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摩洛哥危机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第一次摩洛哥危机得以缓解的看法。
2021-07-23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两会部长“好声音”

问题
(1)请对“一战前的英德关系”进行分析。
(2)“现在的中日关系与一战前的英德关系”能相提并论吗?为什么?
(3)谈谈你对“2014不是1914,2014更不是1894”的认识。
6 . 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人们对如何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撇开经济进步而单纯依靠军事力量换来的和平是短暂的,而且也是徒劳的。
———保罗•肯尼迪《联合国过去与未来》
结合一战后和二战后西欧的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短文,谈谈你对材料所述主张的认识。
要求:①主题明确,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4年秋,正当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大屠杀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伯爵评论道:“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他的评论的确很有道理,而且其正确的程度比他当时所能预见的还大得多。第一次世界大战注定要使格雷伯爵所熟悉的整个欧洲变成废墟。它毁灭了数世纪之久的哈布斯堡、霍亨索伦、罗曼诺夫和奥斯曼等王朝。

——《全球通史》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从兴高采烈的群众和开拔的士兵高唱《马赛曲》《在故乡》或《蒂珀雷里》等歌曲开始的。交战双方的军列上都用粉笔写着“圣诞节回家”的题词。所有的民族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一场短暂而又胜利的战争……到这时,欧洲各民族进入了历史上最具毁灭性、最残酷的战争的第四个年头……厌战和失败主义情绪不仅在战壕中出现,而且也在两大阵营的平民百姓当中出现。

——《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格雷的评论“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是什么意思?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的影响。

(2)材料二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期和后期交战双方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认识。

2018-03-03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课时作业14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