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6 道试题
1 . 泰勒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难以与循序渐进的理性文明相协调。20世纪的文明人在野蛮性方面超过了早期所有的野蛮人,而且,他们的文明之优点:组织、机械技术和自我牺牲精神,使得战争的野蛮性更加骇人听闻。欧洲文明已经被天平称过。并且发现是不足的。”该观点意在说明
A.对欧洲文明成果产生怀疑B.战争给人类造成巨大破坏
C.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优越性D.否定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列强先后召开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通过签订一系列条约成立了第一个国际性组织一-国际联盟,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新秩序。这一秩序(       
A.体现了美国企图维护世界霸权的意愿B.缓和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C.反映了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的要求D.导致了战胜国之间实力对比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一战前,英美两国经济扩张则加大对华投资,经济不景气则减少对华投资。一战后,外国对华投资的年均增长率的变化幅度则只与美国经济周期保持一致。这一变化说明(     
A.西方列强侵华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
B.一战对英国经济造成了毁灭性打击
C.世界金融中心已从英国转移到美国
D.一战后美国经济对世界的影响增大
2022-09-26更新 | 377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美国学者本特利认为:“因为欧洲看起来被削弱了,分裂了,而且易受攻击,所以白人统治者看起来不再能统治殖民地的人民了。从欧洲和西南亚战场返回自己国家的殖民地居民,根据他们的观察加深了这种印象,更加不愿意成为顺从的帝国主义国家的臣民。”该学者意在强调(     
A.一战导致殖民体系的崩溃B.被压迫地区民族意识觉醒
C.拿破仑战争重构欧洲文化D.欧洲中心的国际秩序终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19年,中国首席代表陆徵祥向外交部汇报说,法国总理克列孟梭在巴黎和会发言时,“雄辩滔滔,词锋犀利。……除美、英、法、意、日五国外,余国之被邀入会,已属好意,直无可以商量之余地。其气概咄咄逼人”。此汇报透露出,巴黎和会(     
A.肆意宰割战败国B.分赃严重不均C.重建了国际秩序D.受到大国操纵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的欧美各国,和平主义成为一种社会潮流。尽管苏联仍然是帝国主义包围下的一个“孤岛”,但到1925年已有22个国家与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实际上形成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的局面。英、法、美等战胜国通过与战败国签订和约的方法,建立了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集体安全体系。然而,面对日本发动的“九一八”事变,签订《非战公约》的西方大国既不制裁日本,也不援助中国,国联标榜的集体安全已经有名无实。随着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的加剧,被侵略国抵抗侵略的斗争日益高涨。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欧美的和平运动却发展成更为普遍的反战、厌战、恐战的思潮,不惜任何代价追求和平,甚至可以牺牲小国的主权利益,最终反而事与愿违。

材料二   雅尔塔体系作为对二战结束后的和平安排,是建立在美苏力量相对平衡的基础之上的。双方认识到要争取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于是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原则正式纳入了国际关系体系。二战后,美苏之间虽有多次冷战对抗,但双方之间始终没有发生过热战。它所确立的联合国安理会的“大国一致原则”,使任何大国要想发动战争特别是世界大战都受到约束。如果说凡尔赛体系是孕育了另一次世界大战的体系,那么对雅尔塔体系则不能做出这样的结论。它体现在战败国的处置,并使之非法西斯化和政治经济民主化方面,也体现在给予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自决权和国家独立的支持方面。二战结束后的历史已经证明,就世界范围来说,雅尔塔体系以建立和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的主要目标已经得到实现。

——摘编自徐蓝《战争与和平——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欧美和平运动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雅尔塔体系对二战后国际关系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简述你从中得到的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启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为爱尔兰画家乔治·摩罗创作于1918年11月20日的时政漫画《糟糕的日子过去了》。该漫画的主旨是(       

战争胜利时,万众欢腾,而两位老人却愁容满面、忧心忡忡:

“很高兴战争终于结束了,这是一段糟糕的日子,不知道下一次战争是什么样子!”

“是的,下次和平是什么样子!”

A.剖析冷战态势下人们的矛盾心理B.表达对战争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担忧
C.指出凡尔赛体系蕴含着严重的危机D.展现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创伤
2024-03-12更新 | 340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美国学者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一书中写道,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削弱欧洲殖民国家力量的同时,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觉醒。下列史实能为此提供依据的是
①巴西人民摆脱葡萄牙统治获得了独立②甘地领导印度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③扎格鲁尔领导埃及人民进行反英斗争④巴拿马人民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2-04-13更新 | 384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创新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巴黎和会的开幕日是1919年1月18日,这天正是普鲁士王国成立纪念日,也是普法战争后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的纪念日,而签订《凡尔赛和约》的凡尔赛宫镜厅又是德国威廉一世皇帝即位的场所。这反映出巴黎和会(     
A.重新确立了战后欧洲新秩序B.带有浓厚的复仇色彩
C.有效促进了法德两国和解D.是强权主宰的分赃会议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94年,英国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出版了《极端的年代》。在书中,他把短促的20世纪(19141994年)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期:从1914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第一段,称之为大灾难时期;紧接着的2530年,即到1973年为第二段;是经济成长异常繁荣,社会进行重大变迁的时期,他认为可以视为黄金年代;1970年代以后直至1991年苏联解体和东欧巨变为第三阶段,这是一个解体分散、彷徨不定、危机重重的年代,作者把这一时期称为天崩地裂。

——摘编自姜芃《20世纪的世界体系》


上述材料是学者对1914年至1994年世界史的阶段划分及时代特征的概括。结合所学知识,对其中任一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提出不同见解,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见解不得与材料重复,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3-05-06更新 | 356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