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华盛顿会议之后,结束了日本借一战之机短期独霸中国的状况,又回到列强共同控制中国的局面,欧美列强可以不管中国的利益,但显然不能容忍日本向他们挑战。但第一次世界大战重绘了世界政治版图,列强间的实力对比发生了新的变化。一个新的国际政治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了,这一期间的中法关系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面对这样的形势,法国在口头上承认中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家要求废除列强在华特权的愿望是正当的,在行动上也迫于压力做一些小小的让步,但在更多的方面,对于中国要求收回的在华利益,想尽办法拖延,如广州湾租借地。同时,又千方百计利用不平等条约,费尽心计寻求扩大自己的利益。有时甚至不顾自己大国形象,不惜采取威胁、恫吓等无赖手段。而在更多的时候,法国的让步和攫取新的利益是交错在一起进行的。

——摘编自张雪永《大革命时期的中法关系研究》

材料二   早在1949年初,法国准备承认即将诞生的新中国,希望通过和中国共产党建立关系阻止中国支持越南抗法民族解放斗争。而中共将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作为自己责无旁贷的国际主义义务,在援助越南革命的问题上态度坚定,中法建交的构想也就无疾而终。朝鲜战争爆发以后,法国追随美国谴责中国“侵略”朝鲜。60年代中期,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与中国改善关系,是戴高乐奉行独立外交的一个重要表现,与中国合作使戴高乐在和两个超级大国打交道时,手中多了一些筹码。1964年,中国和法国发表建交联合公报,西方媒体将之称为“外交爆”。周恩来指出:“中法建交是国际事务中的一件大事,是在西方打断一个链条,其影响会越来越深远。”

——摘编自翟强《从隔阂到建交: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六四年的中法关系》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法国总统马克龙通话时指出:“2024年,我们将迎来两国建交60周年。双方要传好历史的接力棒,坚守建交初心、赓续传统友谊,推动中法关系迈上新台阶。”中法建交为不同历史背景、文化传统、政治制度的国家间交流合作树立了典范,60年来中法关系的探索与实践塑造了“中法精神”

——摘编自卢沙野《忆六十载辉煌启新时代征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一战后法国对华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析1949~1964年法国对华政策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分析中法两国建交的影响,并简要谈谈你对“中法精神”内涵的理解。
2024-04-30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九)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幅地图与民族国家



结合地图,从民族国家角度谈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2024-03-2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2·河南·模拟预测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现代史也可以看成“20世纪世界史”。可以将20世纪100年的历史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20世纪世界史阶段表

阶段时间阶段特征
第一阶段20世纪初至1945年二战结束战争、危机与革命的年代
第二阶段1945年二战结束至20世纪70年代初冷战﹑霸权、竞争与崛起的年代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至20世纪末争取和平与发展和改革的年代

——据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世界现代史三阶段划分的态度,任选一个阶段进行简要阐释;或者对此划分阶段进行增、删、合并或者结构调整,并说明修改理由。(要求紧扣20世纪世界史,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4-02-07更新 | 6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黄骅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摘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二   美苏垄断一切的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世界格局将来是三极也好,四极也好,五极也好,苏联总还是多极中的一个,不管它怎么削弱,甚至有几个加盟共和国退出去。所谓多极,中国算一极。中国不要贬低自己,怎么样也算一极。

——摘自邓小平《国际形势和经济问题》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写出A、B所代表的国际秩序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3)面对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请你谈谈中国的应对举措。
2023-12-2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克思说:“战争是一种经常的交往形式。战争既毁灭文明,又能孕育文明。”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战争战争结果文化表现
第一次世界大战西欧霸权衰落
民族独立运动发展
民族自决原则确立
殖民主义盛行
民族主义传播
社会主义兴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西欧霸权丧失
世界殖民体系崩溃
民族民主运动蓬勃发展
法西斯主义被摧毁
殖民主义衰落
民族民主意识传播
冷战美国和苏联冷战争霸
新兴民族国家兴起
民族文化与西方
文化结合成新文化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表中三个时期文化的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现代战争对世界文化发展的认识。
6 . 近现代战争所引起的国际关系体系的演变,不仅是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标志。

国际体系

主要内容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1648年)

明确规定国家关系中国家主权的独立性、统一性、不可分割性;强调国际条约的神圣性并规定对违约国可以实施集体制裁;通过召开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恢复和平。

维也纳体系
(1815年)

把欧洲所有的主权国家(除了土耳其)都包括在内;恢复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瑞典、荷兰等封建王朝原来的地位;用小国和弱国的领土对战胜国进行补偿,再次重新划定了欧洲的政治版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919-1921年)

对战败国进行严惩;有限承认民族自决权;协调列强在亚太地区的关系并限制海军军备;以“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它们共同侵略中国的基本原则等。

雅尔塔体系
(1945年)

彻底铲除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重新绘制战后欧亚地区的政治版图,欧洲被一分为二,分别处于美苏的控制之下;建立联合国;对殖民地和国联委任统治地实现托管计划,提倡和平、民主、独立原则。

——摘编自徐蓝《战争、国际关系体系与人类文明的发展》


阅读材料,结合时代背景,从以上四个体系中任选一个,谈谈你的认识。
7 . 两次世界大战使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战后国际形势发展的主要态势影响各个方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单元①____下的短暂和平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四单元②____下的“冷战”与和平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第六单元争取世界和平的努力

材料二   20世纪下半叶,冷战主导了国际关系。……二战之前,许多西方领导人对苏联的马克思主义政权既恐惧又憎恨。虽然西方和东方最终在二战时结成同盟并成功地打败了纳粹德国,但是从许多方面来说,战时的经历确定了而不是减轻了战前的彼此怀疑。1945年纳粹刚刚投降,同盟国就开始分裂,(美苏)两国很快就爆发了激烈的争吵。……1947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杜鲁门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说,承诺支持各自由民族,因为他们抵抗着企图征服他们的掌握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压力。……在冷战的大环境下,随着力量对比的变化,世界格局表现出多极化趋势。

——摘编自弗兰克·萨克雷等《世界大历史》

材料三   21世纪世界秩序需要新的价值理念和制度设计,因此中国首倡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也需要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履行大国责任、顺应世界格局演变的趋势、维护世界和平的必然举措,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和坚实的现实基础。

——摘编自任洁《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1)材料一是《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目录,填写①②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国际秩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苏走向冷战的原因。运用美苏冷战的基本史实说明“1947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
(3)从世界形势发展的趋势角度说明中国首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联的诞生不是偶然的,它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巴黎和会上建立的。近代国际组织出现,特别是19世纪欧洲协调、万国联盟和海牙体系的运行实践,为更大的国际组织的产生创造了条件。针对连绵不断的征战,尤其是一战期间交战双方的嗜血厮杀,欧美各国有影响的和平团体和个人纷纷提出各种维护和平、避免战争的方案,这些和平思潮有力地推动了国联的建立。大战结束后,为了打破战前欧洲的旧均势并建立起战后欧洲新秩序,战胜国需要建立一个钳制战败国服从凡尔赛和约裁决和协调战胜国之间矛盾的国际机构。

——摘编自李铁城、邓秀杰编《联合国简明教程》

材料二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政府采取了依赖国联的外交方针,中国代表施肇基提请国联组织调查团,调查事变的真相。19321月由英、美、法、德、意等5个国家的代表组成的国联调查团正式成立,193210月,《国联调查团报告书》发布。报告书主张既不应该维持“满洲国”的现状,也不应恢复到“九一八”事变以前的状态,而是中日两国都应该从中国东北撤出武装力量,中国东北由西方列强各国共管。当19332月国际联盟通过了上述报告书后,日本决定退出国际联盟。国联的活动未能制止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的侵略,日本的侵华战争在迅速扩大,并准备进一步升级为全面侵华战争,中国政府依赖国联的外交方针落空了。

——摘编自臧运祜著《20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际联盟建立的历史背景。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际联盟在制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认识。
9 . 人类历史上各民族和国家经历了从相互孤立隔绝到彼此交流融合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出版于1719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鲁滨逊出生于英国一个生活优裕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险。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在一次航海途中,鲁滨逊遇险漂流到一座荒岛上。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制造工具,种植谷物,驯养动物,经过十多年,生活居然“过得很富裕”,整个小岛是他的个人财产。

材料二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1918—1939年)的历史被有的西方学者称为“焦虑的时代”。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小说情节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谈谈小说与历史之间的关联。
(2)试从材料二中“焦虑的时代”这一角度,概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历史。
2023-04-11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东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帝国主义战胜国根据战后新的力量对比,建立的战后国际关系新体系。《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等确立了战后列强在欧洲、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各种和平条约总是由战胜国拟订,惩罚敌人是和平条约中惯用的手段。战争导致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又导致了新的战争。

-摘编自万楚蛟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脆弱性-从体系建制角度分析其弊端》

材料二 二战期间,美、苏召开了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通过许多宣言、公告和协议,最终确立了国际新秩序-雅尔塔体系。它们根据自己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划定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在处置战败国时,它们吸取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教训,既要确保德国和日本不再对新的国际秩序构成威胁,又要避免强加在其身上过多的重担。它们非常重视战败国的民主建设,战后五十年间,雅尔塔体系下的国际秩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摘编自黄玉军《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之比较》

材料三 20世纪70-90年代初期,是旧的两极化世界由动摇走向解体、新的多极化世界初露端倪的交替时期……多极化趋势,将成为未来世界新秩序的基础。它为各国提供了机会,使他们能够在国际社会表达自己的意思、希望及雄心。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作用及局限。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异同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交替时期”国际力量出现的新变化。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建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