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五年计划是斯大林政府为建立新世界秩序提出的纲要,广泛地宣传集中于这一时期取得的巨大工业成就——建立在沼泽之上的城市、水力发电工程以及庞大的大坝和发电厂、莫斯科地下管道体系。1928—1938年这十年中的新生儿取了诸如小五年(女孩)和计划(男孩)这样的名字,这反映出(     
A.对苏联工业成就最大的肯定B.计划一词成为三十年代热词
C.苏联社会对五年计划的热情D.五年计划改善了民众的生活
今日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关于斯大林上台后开展的工业化建设,布尔什维克党内部意见不一。斯大林的老对头托洛茨基认为,“苏联当前的工业化进程过于缓慢,主张立即废除新经济政策,加速工业化进程”。而布哈林则主张延续新经济政策,使苏联成为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国家。材料反映当时苏联(     
A.党内出现严重的政治分歧B.重点研究新经济政策的存废
C.党内矛盾得到了有效解决D.经济建设模式处于探索阶段
7日内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 辽宁省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四周年时指出:“批发商这类经济界人物同共产主义似乎有天壤之别。但正是这类矛盾在实际生活中能把人们从小农经济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引导到社会主义。”据此可知,苏俄(     
A.社会主义制度完备B.努力探寻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
C.准备全力发展商业D.全面放弃了国家资本主义政策
2024-05-08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东北三省三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4 . 围绕推进工业化的任务,苏联政府开始实行“一五”计划,明确工业化战略的核心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足够的国防基础。国家通过一系列国有化法令,集中一切资金和资源,投入国家最需要的工业部门。此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建立起社会市场经济体制B.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立足于新经济政策的延续
2024-03-22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寒假验收考试(开学)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列宁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中提出了苏俄当时必须采取的各种措施,包括利用旧社会的文化遗产,借鉴国外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的方式,停止剥夺资本并把计算和监督的工作提到首要地位,需要强制的力量同时也需要自下而上的监督,等等。苏俄政府做法与之吻合的是(       
A.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B.实施新经济政策恢复经济
C.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D.开展余粮收集制巩固政权
2024-03-21更新 | 164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20世纪20年代,斯大林在批评“左”倾反对派时,一度提出“忽视农业利益、损害农业利益,就不能推进工业”的说法。同时,斯大林也一度赞成布哈林“不搞工农业剪刀差,靠工业自身积累完成工业化”的主张。斯大林的这些主张(     
A.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有益探索B.揭示了苏联工业化成就巨大的原因
C.在实践中促成了国民经济均衡发展D.开创了利用商品和货币的过渡道路
2024-03-14更新 | 266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7 . 有人曾针对某一时期的俄国形势指出:布尔什维克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是筹集粮食,因为要通过任何正常的渠道取得粮食已经不可能了,当时的农民处境很像法国革命时的情况——货币已经没有用了,他们不是自己把粮食吃光,就是把它囤积在自己的庄园里。基于此,布尔什维克(     
A.掀起消灭富农的斗争B.强力推行余粮收集制
C.开展农业全盘集体化D.恢复商品和货币关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27年苏联开始对劳动英雄实行高标准退休保证金待遇。1928年苏联第一个关于养老金待遇的国家法令规定:男子从60岁、妇女从55岁起享受养老金。1933—1937年期间,劳动者的社会保障条件进一步改善,对主要工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实行附加优惠待遇。这些措施的实行(       
A.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B.为国家工业化提供了一定保障
C.保证了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D.深受西方福利国家政策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列宁提出,国家将一些投资大的产业和自然资源出租给外国资本家经营。外国资本家在无产阶级监督下,在一定的条件内开展业务。1921年,《租让制法令》在俄共第十次代表大会上获得批准。据此可知,《租让制法令》(     
A.适应了当时战时经济体制的需要B.使苏联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D.表明苏俄承认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2023-12-13更新 | 221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月革命后,如何在俄国组织和建设社会主义,摆在了列宁及布尔什维克党面前。列宁对此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了艰苦的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战争环境中被迫采取的一项应急措施,却被视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有效途径,这与列宁的直接过渡思想有着密切关系。1921年,苏俄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尤其是在农业和贸易方面。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说明了战时共产主义的终结和列宁思想的根本转变,表明建设社会主义不是教条的和一成不变的。

——摘编自宋才发《论列宁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思想的历史嬗变》

材料二 列宁主导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虽相隔数十载,但其实质都是通过市场经济道路建设社会主义,两者路径相似而结果殊异。列宁坦率地承认:“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无独有偶,中国在“文革”后也面临着严重困难。两国领导人都在困难中敢于实践,列宁写道“现在一切都在于实践……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则始于农村,后来迅速出现了一个经济发展的新高潮。俄共领袖中,多数人并非把新经济政策视为要长期坚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举措。与苏联的情形不同,中国在改革中虽经曲折,但中共几代领导核心坚持改革的方向和决心从不曾动摇过,也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

——摘编自赵大兴《同途殊归——苏联新经济政策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成败原因比较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俄从战时共产主义转变到新经济政策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苏俄(联)新经济政策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异同。
2023-11-28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