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50年代末,苏联利用廉价的石油扩大了在古巴和印度的政治影响。1960年,意大利、西德成为苏联石油最大进口国。苏联通过与西方国家的石油贸易,不仅希望赚取外汇得以获取西方的工业技术,还试图打破了美国石油公司对世界石油市场的垄断。苏联石油出口(     
A.见证了新经济体制的成效B.佐证苏联工业快速健康发展
C.源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D.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2024-01-1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普通高中G6教考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言,社会主义不存在商品和商品交换。1921年初苏俄所允许的“商品交换”,则是全新的政策,它是粮食税制的李生兄弟,是允许农民自行处理纳税后产品的必然产物。列宁指出:“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去)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列宁分析了苏俄当时落后的经济状况同社会主义事业之间的矛盾,阐明了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科学技术的必要性。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只能是现代化大工业,列宁对此是十分明确而坚定的,是一贯的。列宁指出,工人阶级夺取政权之后,必须建立社会主义新的法律制度并以此来保持和维护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经济制度。

——摘编自周鹤敏《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

材料二   列宁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因经历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亲身实践,其主要内容无论是理论、实践还是层次、复杂性上都比马克思、恩格斯有新的、全面的、具体的发展和发挥,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又一个新的历史高峰。

——摘编自陈永东《列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及其创新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列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列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
2023-07-01更新 | 114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苏俄在十月革命后对大型企业进行了国有化,对生产进行监督:1918年6月开始,中小企业也实行国有化:1921年,部分地承认生产资料和产品的私有制;1922年,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作为国家经济管理的主要机构,并首次制定了年度计划。这一过程表明苏俄(     
A.工业化进程发展迅速B.积极探索经济发展模式
C.经济政策的摇摆不定D.初步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2023-03-09更新 | 2273次组卷 | 28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学程(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据统计,自1976年之后,苏联一直保持世界第一粮食进口大国地位。1976至1980年苏联的年均粮食进口量已超过2100万吨,1981至1983年达到3500万吨,1984年仅从发达国家就进口了3633万吨粮食。这种趋势说明(     
A.农庄农场体制改革已成必然B.美苏冷战在对峙中存在缓和
C.滞胀危机加速了经济全球化D.苏联已经实现产业结构转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22年,列宁在一次报告中严厉批评党内的官僚主义作风:一场对国计民生有利且交易双方两相情愿的进口贸易,却经历了“各部门向党中央递送报告政治局召开专门会议,国家政治保卫局和人民委员会办公厅分别展开调查,并将报告递交给中央政治局→政治局签发购买指令”的流程。列宁的报告从侧面表明当时
A.新经济政策实施遇到了阻碍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彻底失效
C.苏联工业化缺乏必要的资金D.西方对苏俄的经济封锁加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