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苏联西伯利亚经济学派崛起,该学派否定将计划经济和市场机制对立的看法,认为商品货币关系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固有特征,肯定了社会主义经济既是计划经济,又是商品经济的看法。这说明西伯利亚经济学派(     
A.主张苏联应该废除计划经济体制B.对改革实践和苏联模式进行反思
C.深受西方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影响D.是对勃列日涅夫改革的理论总结
2023-04-17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第十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苏俄在十月革命后对大型企业进行了国有化,对生产进行监督:1918年6月开始,中小企业也实行国有化:1921年,部分地承认生产资料和产品的私有制;1922年,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作为国家经济管理的主要机构,并首次制定了年度计划。这一过程表明苏俄(     
A.工业化进程发展迅速B.积极探索经济发展模式
C.经济政策的摇摆不定D.初步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2023-03-09更新 | 2273次组卷 | 28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金成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下表是苏俄(联)在1913年至1925年粮食产量的变化曲线。据此可以说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当时生产力水平B.部分恢复资本主义,直接进入社会主义
C.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恢复发展国民经济D.斯大林模式发挥出计划经济的强大优势
4 . 当时许多苏俄领导人都把实施新经济政策看作是一种退却,以拯救苏维埃政权。正如列宁所强调,我们向作为商人的农民作了让步,即向私人买卖的原则作了让步。下列哪一项政策说明列宁等人“向私人买卖的原则让了步”
A.举行彼得格勒武装起义B.实行余粮收集制
C.以租让制形式引入外国资本D.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这种集中化,实质是将国家的管控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人们只有服从指令才可以使生活得到保障。人们在政治上服从,则在物质生活上得到回报。”文中“集中化”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殖产兴业”政策D.“苏联模式”
6 . 1922年,列宁在一次报告中严厉批评党内的官僚主义作风:一场对国计民生有利且交易双方两相情愿的进口贸易,却经历了“各部门向党中央递送报告政治局召开专门会议,国家政治保卫局和人民委员会办公厅分别展开调查,并将报告递交给中央政治局→政治局签发购买指令”的流程。列宁的报告从侧面表明当时
A.新经济政策实施遇到了阻碍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彻底失效
C.苏联工业化缺乏必要的资金D.西方对苏俄的经济封锁加剧
7 . 苏联最高苏维埃于1946年3月通过第四个五年计划,规定其基本任务是“恢复国家遭受蹂躏的地区,把工农业恢复到战前水平”。到1950年时,苏联的工业总产值比1940年增加了22%,农业总产量也接近1940年的水平。这表明当时苏联
A.斯大林体制发挥了积极作用B.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C.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D.国民经济比例趋于平衡
2021-07-22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文)
8 . 苏俄国内战争时期,在察里津和卡卢加一带,当地苏维埃政权没有禁止粮食的自由贸易,而是向贩粮者征税,用于支援战争和救济饥民。这一史实可用来说明,当时苏俄
A.粮食短缺问题得到解决B.自由贸易成为经济活动常态
C.战时经济措施存在弊端D.粮食税已经代替余粮收集制
2021-06-13更新 | 11688次组卷 | 92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顶效开发区顶兴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