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下表为1890至1938年美、德、俄(苏)、英、法等五国生铁产量变化表(单位:百万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下表

1890190019101913192019301938
美国9.310.326.531.542.341.328.8
德国4.16.313.617.67.611.323.2
俄(苏)0.952.23.54.80.165.718
英国856.57.79.27.410.5
法国1.91.53.44.62.79.46.1

——[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统计》

(1)概括指出1890至1938年美国生铁产量呈现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指出欧洲生铁产量的变化反映出欧洲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说明其变化产生的重要影响。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数据看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发展图为1780年至1958年英、法、德(1958 年仅西德数据)、美、苏五国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百分比的示意图。图为1750年至1990年英国对外贸易占世界贸易份额百分比变化示意图。

(1)指出左图中哪一条曲线代表苏联并作出合理的解释。
(2)说明右图能否作为研究英国国际地位变化的证据并阐述理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如表为1913~1926年俄国大工业总产值变化统计表。据此可知(     
产品种类计算单位1913年1920年1925/26年度1925为1913年的%
大工业总产值亿卢布102.5114.1077.3975.5
其中电力亿度19.429149.4
煤炭百万吨29.18.725.7788.5
石油百万吨9.23.78.390
生铁百万吨4.20.112.252
百万吨4.20.192.9169
万吨19.721.7110
砂糖万吨134.65.1106.479
纺织工业产值亿卢布28.862.7120.9972.7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重重B.新经济政策探索正确
C.工业化建设迅速改变苏联面貌D.斯大林模式成效显著
2024-05-14更新 | 18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
4 . 如图是1924—1926年在批发商业中苏联的国营商业与私营商业的比例示意图:(单位:%)这一变化(     
A.扭转了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向B.促进了苏俄经济政策的调整
C.确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D.巩固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2024-02-0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为《1951—1990年苏联主要经济指标变化情况(%)》。对该图所示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A.苏联工业与农业发展长期严重失调
B.苏联的国民收入持续不断地下降
C.斯大林模式因没有进行过改革而僵化
D.农业落后是阻碍经济发展的主因
2022-06-08更新 | 125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孔子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如表是1924~1927年苏联农村各阶层占比的变化表(单位:%),据如表可知,当时苏联(     
阶层年度1924/25年度1925/26年度1926/27年度1926/27对比1924/25年度
农村无产者9.710.911.3+16.5
贫农25.923.722.1—14.7
中农61.161.762.7+2.6
富农3.33.73.9+18.2
(注:农村无产者,指受雇于富农的贫农)
A.工农联盟局面日益巩固B.农民经济处境持续恶化
C.社会贫富差距不断缩小D.农业政策成效逐渐显现
2022-07-27更新 | 37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7 . 下表反映了1924-1939年苏联人口阶级构成的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苏联实施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D.“苏联模式”
8 . 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努力追求的方向,但各国经济发展模式却不尽相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斯大林认为,如果将用来购买汽车和机器的资金用来购买布匹,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在工业化建设上,斯大林明确表示决不能放慢速度,必须竭力加快速度。斯大林用强制的办法,使农民的一半收入交给国家,“一五”计划时期,从农业吸收的资金占用于发展工业所需资金的三分之一以上。

——据陈仲丹《墙头政治——现代外国宣传海报解读》整理

材料二   1935年,“新政”进入第二阶段,对经济、社会等领域系统改革,以解决美国经济发展的问题。这些措施造就了中产阶级,建立了社会保障,创造了走出危机的条件。新政一改此前政府的有限权力,从制度上实现了国家职能与政府角色的重大转变——政府有权介入经济体,直接干预民众生活,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

——摘编自吴海山《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的反危机实践:以美国三次大危机为例》

材料三   众所周知,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到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走过了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基本“照搬照抄”苏联模式,到1957年至“文化大革命”的“超苏联模式”,打倒“四人帮”后,才最终在新时期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我们所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和突破,也首先是对过去传统的“苏联模式”来说的。

——摘编自陆南泉、马龙闪等《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斯大林加速实现工业化的原因及主要举措。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举措的主要弊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政府角色发生的变化。指出这一变化对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建设学习“苏联模式”的表现及影响,列举新时期我国对“苏联模式”的创新和突破。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认识。
9 . 下图为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其中导致1921~1925年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10 . 1922年年底,列宁说:“我们在集体农场上做了很多愚蠢的事,集体农场不是今日之决策。”而后来斯大林却大张旗鼓开展农业集体化,建立集体农场。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经济政策已完成它的历史使命
B.苏联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C.斯大林修正了列宁不务实的政策
D.苏联开展工业化建设迫切需要资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