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殖民主义与文化发展]

材料一     拉丁美洲革命不是一次偶然事件,它早已在酝酿中,孕育这次革命的重要因素,是人民大众遭受不可忍受的殖民压迫。殖民地人民在同一领域、同一环境内相互交往,相互学习,相互融合和同化,逐渐形成了共同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传统。拉丁美洲人民的民族意识已经普遍高涨。……18世纪中叶以后,拉丁美洲与外界接触日趋频繁,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等启蒙主义者的重要著作,在殖民地广泛传诵。到18世纪后半叶,责本主义工业虽然还很薄弱,但它是殖民地经济中一种新的因素,它必然会在殖民地不断发展,决非任何殖民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反动势力所能压抑和扼杀的

——摘编自李春辉《拉丁美洲史稿》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曾沦为殖民地的国家发起了去西方化的运动,目的是根除旧殖民帝国的影响并消灭它们的权力象征。尽管如此,后殖民时代的民族认同并非总能强大到能根除殖民地的影响或取缔欧洲人的习俗。圣雄甘地呼吁印度人恢复当地习俗,拒绝所有从西方进口的东西,找到印度人的灵观。尼赫鲁则倾向于工业化和世俗化,跟上现代化的趋势,在印度实现西方世界那样的繁荣和进步。

——摘编自胡里奥麦克伦南《欧洲文明如何塑造现代世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形成的文化特色。结合所学谈谈应该如何看待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把欧洲浸润在血泊中的战争已经……唤醒了远离我们的土地人民的独立意识…过去几年里,一切都变了。不论是人还是思想,就连亚洲本身都变了。”

——转引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王红生等译《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亚洲本身都变了”的认识。
2023-05-15更新 | 73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

国家

表现

领导力量

斗争方式

斗争对象

革命目的

斗争成果

亚洲

中国

1924-1927国民大革命

国民党、共产党

北伐战争

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

反帝反封建

打击了北洋军阀统治

印度尼西亚

1926-1927民族大起义

印尼共产党

武装起义

荷兰殖民主义者

争取民族独立

遭到镇压,革命力量削弱

1927年不合作政策

苏加诺印尼民族党

不合作政策

争取民族独立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独立掌握领导权

印度

1920-1942年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甘地国大党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英国

争取民族独立

迫使英印当局答应部分要求

非洲

埃及

1917-1922华夫脱党运动

扎克鲁尔华夫脱党

游行示威、三罢、街垒战

英国

争取民族独立

英国有条件地承认其独立

摩洛哥

1920-1926年里夫地区的人民民族起义

部落酋长克里姆

武装起义

西班牙和法国

争取民族独立

建立共和国,后被扼杀

埃塞俄比亚

1935-1941年反意的法西斯战争

埃塞俄比亚人民武装、同盟国军队

游击战争

意大利

争取民族独立

击败意大利,获得独立

拉丁美洲

尼加拉瓜

1926-1933年反美游击战

桑地诺游击队

武装斗争

美国

反帝民族革命

迫使美军撤出尼加拉瓜

墨西哥

1917年卡德纳斯民主改革

墨西哥进步势力

政治、经济的现代化改革

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

反帝反封建

颁布宪法,推行民主化改革

根据材料,从领导力量、斗争方式、斗争对象、革命目的、斗争成果等五个方面中任选两个提取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认识。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阿姆利则惨案发生后,非暴力运动开展,印度人民从各个方面抵制英国殖民者。1931年,为抗议殖民当局逮捕国大党的一些领袖,数以千计的人自愿投身监狱以表达对英国殖民者的反抗,孟买省省督惊慌失措,大声疾呼道:“这是世界史上规模空前的创举,它几乎达到了预期目的”。

——摘编自张佩侠《关于甘地非暴力主义问题的争鸣》

材料二   19303月甘地发动向食盐进军后,一年之内群众运动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奔腾发展,爆发了袭击兵工厂和武装起义等暴力行为。甘地看到这些情况,深感痛心,便同英总督欧文签订了“德里协定”,宣告暂时停止这个运动。他表示:“我宁愿欢迎即使是全盘的失败而不愿非暴力原则受到损害,不愿以毫厘之差反而获得可疑的胜利。”

——摘编自余涛《析印度民族独立运动走“非暴力”斗争道路的原因》

材料三   非暴力不合作主义是历史长河中抵抗和变革的最为发达的文明的武器。是甘地的不懈斗争,才使得非暴力不合作主义的理念成为一种在道德层面上抵抗世界帝国主义的单一强大势力的行之有效的武器。

——摘编自【印】迪帕克·马利克《非暴力不合作主义百年祭》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理解。
2023-05-02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他顾,暂时放松了对亚洲地区殖民地附属国的控制和压制,一战后,在苏俄的影响下,亚洲民族民主运动风起云涌。在东亚,五四运动后成立的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开展了国民革命;在东南亚,1920年印尼共产党成立,领导了该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反荷兰殖民的武装起义,起义失败影川,后,印尼大批民众转向苏加诺领导的印尼民族党,主张走温和路线的民族资产阶级掌握了独立运动的领导权;在西亚,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地爆发了反对英法占领的运动;在南亚,甘地和国大党发起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冲击了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这一时期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形成了冲击帝国主义殖民地的巨大力量,这股力量又连同无产阶级革命力量成为20世纪30年代反对法西斯侵略的中坚。

——据《中外历史纲要(下)》等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一战后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认识。
6 . 殖民体系与民族解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的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帝国主义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另一方面亚洲国家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在这种情况下,亚洲各国人民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可阻挡的革命浪潮席卷诸殖民帝国,极其迅速地结束了欧洲的统治。……由于数百万殖民地居民在盟国和日本的军队和劳改营中的服役,这种世界范围的殖民地觉醒得到了进一步的促进。……如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样,老百姓还受到了盟国关于自由和民族自决的宣传的影响。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材料四   从(20世纪)4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大约30年左右时间,在亚非拉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独立国家体系。……60年代联合国接纳的43个新会员国全都是第三世界国家;在70年代接纳的33个新会员国中除了两个德国以外也都是第三世界国家。

——吴于廑等《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1)请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资本主义殖民扩张后果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的民族民主运动的共同特点。
(3)材料三反映了二战后世界政治秩序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4)概括材料四所示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